第十二章 兵分两路(1/2)
“欧余,你藏东西的本事还本不耐啊!”卢循看着欧余指挥着众人从城墙脚下,民房的锅灶内各处取出义军退出临海时所藏起来的粮草,还有从士族门阀处抢掠来的珍宝,在卢循等人面前堆积入山。
“呵呵”欧余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在山中打猎的时候,如果打到了很多的猎物无法一次xìng带回去,那就只能把他们藏在山里面,而且又不能让野兽发现,所以藏得就非常隐秘了。”
“那你就不怕其他的猎人发现吗?”站在卢循身后的郭澄之忽然问了一句。
欧余正在高兴头上,还没看清是谁顺口就说:“山中的猎人大都互相认识,有什么东西当然可以共享了,本来大家生活就非常困难,不互相帮助根本就活不下去。”
说完之后,才意识到这是郭澄之问的,当即闭住嘴巴不再多言。
卢循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临海一役中,郭澄之刺杀自己的事情在众将士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痕迹,虽然郭澄之已经投靠了自己,但是双方之间的隔阂还是非常深的。卢循对这件事情也束手无策,看来只有让郭澄之好好表现一番才能消除众将士心中的隔膜了。
见到场中将士都冷场下来,卢循转移话题道:“欧余你领三百人护送这些物资前往括苍山,路途中一定要小心,务必把这些东西安全送到括苍山大营。”
“是,末将领命!”欧余见不用和郭澄之在一起,心里高兴的说。
“仲静,”卢循看向一脸默然的郭澄之,“我有个重要任务交给你去做,希望你能完成。”
自郭澄之与卢循在临海进行了那番谈话后,郭澄之也是一个聪明人,立即就明白了卢循的意思,并且对他的高见佩服的五体投地,在他看来,能够把门阀士族看得如此透彻的人一定是有卓远的见识和远大的抱负的人,跟着这种人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效用。所以在那之后才真正的愿意归顺卢循。
只是由于在临海刺杀卢循一事和义军里其他的人相处得非常不好,所以一直希望能够好好的表现一番,让义军将士能够真正接受自己,这个想法倒是和卢循想到一块去了。
听到卢循要把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郭澄之欣喜万分,立马答道:“只要主公把这个任务交给在下,哪怕是扑汤倒火,在下也要完成。”
“好,我最欣赏的就是你这种自信心。”卢循称赞了郭澄之一句,“你这次的任务是前往建康,肩负起和恒玄兄弟拉好关系的重任。这个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在永嘉安稳地呆多久,我们在永嘉发展的越久,我军的实力也就越大,等我们实力强大的时候就不用在担心北府军和恒玄了。”
说白了,就是让郭澄之去拉关系跑路子。在义军中这事还真只有他能够胜任,其他人要么是朝廷通缉犯进城就会被抓,要么就没有读过多少书,没有文化素养,在晋朝庭里面可是会让人看不起的,也就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个任务了。郭澄之的书香素养和机智才华决定了这次的重任非他莫属。
“是,在下领命!”郭澄之知道这次自己肩膀上的担子有多重了,但是担子越重就越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也越能让义军将士们接受自己。
果然这个命令下达之后,义军将士们看向郭澄之的眼神已经有点变化了,建康那是晋帝国的都城,他们虽然接受了朝廷招安但无论如何还是贼寇出身,到那里去极度有可能一去不归。
“泰安”卢循目光柔和的看向身后的孙国珍,孙国珍的伤刚刚好,就坚持要求和卢循一起前往临海,卢循无奈也只好让他跟了过来。
“你身体还没好,不宜过分的劳累,所以我把守卫临海县城接应括苍山兰江峰部的任务交给你,虽然北府军已经前往北方了,但是这一带还是不大太平,你自己要多加小心防备,一有什么不对劲之处,立即退入括苍山与兰江峰汇合,你记住了吗?”
“是,我记住了。”孙国珍领命道,“只是,将军,您要到哪里去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