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在东晋末年 > 第十五章 编练新军(上)

第十五章 编练新军(上)(1/2)

目录
好书推荐: 崎岖修仙路 异世之落宝金钱 大能 鼎唐 神始千漩 异界狂战神 丹劫变 试炼之阿拉德 呼啸黎明 痞子不痞

数rì后,郭澄之从建康返回,给卢循带来了恒玄的信任和临海郡太守的任命圣旨。见到郭澄之回来,卢循大喜,立马把临海百姓安置工作丢给了郭澄之,自己则跑到永嘉郡找徐道覆去了。

从徐道覆与谢晦在括苍山进行山地战之后,卢循看到了山地战中,一支熟悉山地作战的部队的重要xìng,南方地区多丘陵,若是有这么一支部队在手上,对于自己的计划是非常有利的。

卢循还有更深的想法,义军作战的地方多在沿海地带,孙恩在时,义军就多次以水师向晋军进攻,并屡次取得卓越的战绩。所以卢循想建立一支既熟悉山地战又熟悉海战的军队,即所谓现代的能在任何地形作战的多功能特种部队。

还这些部队的基础则是义军经过数次血战幸存的那三千名士兵。但是现在这些人都分散在了永嘉临海两郡里面,必须把他们集合起来,并且由于他们的训练,导致永嘉两郡防守空虚,还必须组建一支新的守卫xìng的部队出来。

而这一切当然得由卢循的头号大将徐道覆来执行了。

对于卢循的计划,徐道覆完全赞同,括苍山血战也使他看到了这样一支部队的强悍之处,所以对于组建这样一支部队,他十分同意。

“将军,临海郡的百姓才刚刚迁移过来,应当以安定生产为主,从他们中抽出一些人来组建永嘉郡的守卫部队似乎有点不合适。”徐道覆也知道要组建一支新的守城的部队,只是对于这些人从哪里来有些疑惑,出于安定生产的需要,他不大赞同立即从百姓中抽调人出来组建这样一支部队。

“亮生,我知道你所考虑的事情。”卢循对徐道覆点了点头道:“百姓们刚刚安定下来,确实不宜立即从中征兵,但是此时不也是因势所迫吗?”

“况且,我已经有了一个既不耽误生产,又不耽误永嘉郡防守的方法了。”卢循接着说道:“我们可以把各地乡里住户,不论主户或客户,每五家组成一甲,五甲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五大保为一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的,出一人为保丁。农闲时集合保丁,进行军事训练;夜间则轮差巡查,以维持治安。”

这个方法实际上就是后世王安石在王安石变法时所采用的“保甲法”,只是卢循因为当地人口数量的问题稍稍做了一下调整,以方便控制。

“这些保丁在农闲时接受正规训练,并从中抽出一部分人作为常备的守卫部队,等郡里的人丁数量增多时,再把这些人都编入正规的部队中来。”卢循补充道。

徐道覆琢磨了一下,发现这个方法确实非常不错,既节约了军费,又建立了一个严密的安全网,还使义军得到了可靠的兵力来源。

“此法必须紧密和土地分配联系起来,也就是说此法只有建立在每户都有土地的基础之上,也正是因为如此,为了保卫自己的土地,这些保丁会拼死与抢夺他们土地的人战斗的。”此制度建立后,卢循并不担心晋国的模仿,因为晋国历来以士族立国,只要有了土地就一定会分给士族地主们所有,所以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建立起这种制度的。

“属下明白了,此事事不宜迟,属下这就去办。”徐道覆告退。

不等保甲制度建立起来,卢循就把徐道覆带到永嘉的一千义军都带往临海郡,和那里的另外两千义军汇合。因为郭澄之在建康游说的原因,恒玄已经对义军彻底的放下心来,所以不用担心在恒玄控制下的江州和东阳郡的攻击,所以在一千义军离开后的永嘉郡的安全一时还没有问题。

临海县城西门,义军校场。时值夏季,一阵阵湿热的东南风袭来,头顶的太阳散发着刺眼的光芒,三千名义军士兵排着严密的阵型站在了校场zhōng yāng,与平时不同他们的身上此刻他们的腿上都绑了两个重大五斤重的绑腿,他们的背上还背着一个十斤重的包袱。

卢循此时站在了点将台上,他望着眼前这百战余生的士兵们,心怀感慨地向他们说到:

“相比较那些死去的战士,你们都是一群幸存者,因为你们经历了尸山血海并在其中生存下来了。你们是幸运的,但是你们又有多少人能够忘记你们是如何从那残酷的战场上生存下来的吗?”

三千义军低下了头,脸上露出了或者痛苦或者茫然或者欣喜的神情,没有人会忘记这样一场场不是你死我活的场景,哪怕他们经历过了无数场这样的战斗,没人惧怕死亡,尤其是这种残酷的死亡。

“我们谁都不想死!不想上这种不知道自己能够活多久的战场!我们谁都不想过这种提心吊胆的rì子!我们谁都想能够抱着几个姑娘,我们谁都想拥有荣华富贵,我们谁都想让自己的生命能够传承下去!”

“在这之前,我说的都是幻想,因为,你们是一群没有土地没有金钱也没有怜悯的被士族们欺压的农民!”

这三千义军都是破产的农民出身,正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才跟着孙恩反抗晋朝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抗战之民兵传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