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阴谋显现(1/2)
四个月后,北方战场,大明军队驻扎地,中军帐内。
身为三军统帅的上官逸风一身重装战甲,端坐于中军帐中,看着这一地区的地形图,深深的陷入沉思之中,而在他的面前,站着两个同样金盔金甲的战将,安静的矗立于元帅桌前,未敢发出丝毫的异响。
上官逸风领着十万兵马到此地也两个月了,家中的事已经拜托了贾王代为照顾,应该没有问题;更何况,家中还有绝世高人南风不竞在,这一点,上官逸风相信万无一失。
可是战场之上,兵凶战危,生死难料,何况此次有太子这个因素在,使得此行更加复杂,如果万一自己败了,不仅自己难逃一死,相信太子决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使自己全家也同受株连,所以此行是非胜不可的。
可是万一败了呢,上官逸风也决不愿意连累他人,所以在来前线之前,已经将家中大部分的家丁仆从遣走,包括管家杨平在内,现在家中基本上也没什么人了。
正如自己所料,来此已经两个多月了,可这个月的军粮却迟迟未到,连前两个月的军粮也是缺斤少两,根本分量不足,自己派人催了好几次,黄子澄那个家伙却始终未给回音,看来,他是存心想饿死自己了。
所幸自己来前早有准备,事先准备好了一个月的军粮,所以到现在也不曾断粮,不过再这么拖下去,这些后备也将很快用完。
如今战争已经到了最紧急的关头,经过几个月的奋战,蒙古兵马已损失过半,基本上已经处于半瘫痪的地步,龟缩进自己的阵地用坚守不攻的方法对付自己,摆明了是想占地利之优用拖延战术拖死自己,令自己不战而退。
“哎。”上官逸风由衷的感叹,蒙古铁骑那无敌于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还了,现在的蒙古兵马,就犹如迟暮的英雄,再也不复当年之勇了。
当年成吉思汗一统草原,大败四方,其孙忽必烈更是犹有过之,将元朝的版图扩张到极北以外,前无古人,当时的蒙古何等威风,何等强大,他们的强大曾经一度让所有的汉人以为,他们是不可战胜的。
可是如今呢,才不过百年啊,蒙古兵马简直就变的不堪一击了,内部互相争斗,兵马七拼八凑,明明坐拥超过十五万兵马,可是却轻易的被自己的十万兵马打的节节败退,狼狈不堪。
可惜自己不敢深入追击敌军,不然不出十天,定可大获全胜,但是如若军粮不足而贸然进军,如果被敌军诱敌深入那就必败无疑了。
可是如果自己再不进兵,不但自己的军粮不答应,连朝中的那些个只知道坐在屋子里高谈阔论而不知战场上血腥残酷的混蛋言官们也不会答应,才不过半个月,兵部了催促进军的告文已经来了五次了,看来又是太子那个王八蛋在搞鬼。
上官逸风抬起头看了看面前那两个战将,稍高的名字叫李敢,稍矮的名字叫邓曲,都是自己最得力的副将,他们曾跟随着自己南征北战多年,此次自己再度挂帅出征,仍有他们来辅助自己,不禁使自己的心中稍感安定。
上官逸风沉默良久终于开口道:“邓将军!”
邓曲立刻拱手高喝道:“末将在!”
上官逸风接道:“我军军粮还够维持多久。”
邓曲答道:“回禀元帅,我军军粮快要告竭,仅能再维持五rì。”
上官逸风道:“派去催粮的人回来了没有。”
邓曲面露难sè,答道:“回禀元帅,他们已经回来了,据他们说,黄监粮回答他们说粮草仍在筹备,不rì就将运抵。”
能运抵才怪呢!上官逸风心中暗暗的道:这么好的机会,他还不乘机整死我好向那个太子邀功。
随即上官逸风转头看了看李敢,问道:“李将军,现在敌军有什么动向吗。”
李敢一直负责侦察职责,抱拳答道:“回禀元帅,敌军还是没有动静,看来是铁了心要和我们干耗下去了。”
邓曲此时说道:“元帅,我看军粮迟迟不来,看来是有人故意拖延,现在我们的粮草即将耗尽,无论如何也要逼着蒙古开战,否则非耗死不可。”
李敢也随声附和:“元帅,邓将军说的对,我们的确已经没有耗下去的本钱了。”
上官逸风看了看两位大将,低头考虑了一会儿,猛的抬起头来,坚定的道:“好,传我将令,三军今晚饱餐一顿,明rì本帅亲自带领七万兵马,各带五rì干粮,与蒙古人决一死战,此战不成功就成仁。”
二将下跪应道:“末将听命!”
上官逸风接着道:“令邓将军为先锋,随我杀敌,李将军留守军中,准备随时接应。”
二将高喝:“末将接令!”
次rì,正午时分,七万兵马整装代发,长戟林立,军刀雪亮,直让人感到杀气腾腾,但在场却无一人发出半点声音,可见上官逸风治军之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