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吞吴(五)(1/2)
“想不到连番大战江东仍有如此虎臣不可急图也。”黄崇负手船头忍不住轻声叹息。
身旁的罗宪一脸坚毅神情闻言笑道:“魏人之目的也在柴桑以此推之淮北江南必然大战既如此我等乐得观战也是美事。”
黄崇颔首点头赞道:“若非令则提醒转往长沙黄某险些坏了陛下的大业。”
罗宪哈哈一笑道:“黄大人心中早有盘算末将只是做应做之事罢了。”
黄崇望着远方道:“魏人速度之快远超我等预料急袭之策再难奏效然范天师下武陵荆北吴军必然竭力抵抗我等从长沙登岸一路南下取桂阳等郡则荆北定矣!”
“陛下分兵而行看似兵力单薄实则灵活机动你我只要稳扎稳打避吴人锋锐击其虚弱之处江东早晚平定。”罗宪应道。
黄崇道:“至此我也该与令则分兵而行了令则入荆北一切需小心行事。八百御林军尽数交托与你我自引水军迷惑柴桑吴人。”
罗宪摆手道:“御林军乃是陛下赐予黄大人护身之用宪乃一介武夫难当厚爱!”
黄崇双目一转道:“将军陆路作战甲兵正有用武之地黄某纵横水却是用不得御林军的。一切以国家大事为重个人安危倒是其次了。”
二人一番交谈后终是罗宪引一万蜀军并八百精锐御林军登岸而黄崇则是带着水师回头前往柴桑吸引吴军的注意力。
柴桑是吴国内陆的首要之处然柴桑到长沙也有陆路相同。只是因为其中群山纵隔路途崎岖难行因此三吴屡屡下荆州皆不愿意行此路。毕竟有水师之助比起难行的陆路要方便许多。
一万八百蜀军在罗宪带领之下兵分五路潜行罗宪之目标虽是长沙可却使众军绕远路越过长沙城五支蜀军在长沙各个方向形成合围之势然后才大张旗鼓的杀奔城下。
长沙的吴国守军也有八千之众可为了防备武陵方面水路来袭其中六千多兵力都集中在罗县。罗县是武陵水路来袭的重要港口长沙水军和守军都是集中在罗县附近布防侦查。
而这万余蜀军却是从另一个方向选择无人区域登陆罗县的吴军不知情长沙的守军也是不知情。城下瞬间聚集了近万蜀军留守城中的吴将心知事有蹊跷急急指挥剩余的一千多名吴兵守御城池。同时在城头点起狼烟通知罗县的驻军来救!
蜀军围着长沙也不攻打城中的吴军看出蜀军的目的何在却苦无兵力突围只好等待。不久之后西方烟尘大起正是罗县的吴军杀回来援长沙守军见状也开城杀出!
既然你要以逸待劳伏击我方援军那么我便提前出击缠住你使你动弹不得!
主意打得虽好可蜀军亦非蠢材。
罗宪一声令下三千蜀军趁机攻城八百精锐正面迎击出城的吴军而自己带着五千蜀军列开阵势面向吴国援军应战。
八百精锐面对万余敌军也是无所畏惧区区一千来人实是不在话下。交锋片刻的功夫吴将被杀军卒受戮千余吴军近乎全军覆没。而另一方三千蜀军攻打一座几乎没有兵力防守的城池同样是手到擒来。
反过来战场另一端任凭吴军攻势如同狂风暴雨然而面前的蜀军如山岳一般屹立不摇。
罗宪治军之能更在已死的阎宇之精心布下的阵势甚为坚固稍稍拖延些许时间后方已然大定。
短短时间内蜀军由守转攻吴军正在惊愕间八百蜀军精锐迎面切入了阵势之中。
崩溃阵势崩溃斗志崩溃人心崩溃这仗还怎么打?
当吴军残部四散奔逃之时附近的路口早有两千余蜀军设伏设卡。这一战除了战死的吴军之外蜀军收降吴兵四千余人一战定长沙!
长沙的吴军兵力不少桂阳可就差多了。前有零陵的重兵固守后有长沙作为屏障桂阳的吴军大半支援二处留守的吴军不足千人。罗宪留下四千蜀军和一千降兵镇守长沙自己用投降的三千吴军作为先锋七千余蜀军随后而行直取桂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