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破败(下)(1/2)
三万吴军近乎全军覆没虞汜被杀张悌战死唯有周处不知所踪魏军接连二胜士气更涨休息片刻之后便开赴建业城下。吴国君臣还沉浸在击退蜀军的庆幸之中可惜赶跑了猛虎又来恶狼朝中顿时愁云密布。
虞汜和孙奉等人所葬送的不止是三万多兵力而是建业大半的战斗力。这三万人都是近两年征战中的精选之士专门用来拱卫国都之用。如今一战尽墨至孙亮下到庶民百姓无不恐慌——魏军就要到了。
危机之时孙亮征询众人意见然而问遍满朝武皆是没有对策。幸好全尚脑瓜尚算清醒随即向孙亮推荐薛莹诸葛靓二人为主帅保护建业城!此二人是陆抗领兵期间在朝中唯一能够看清形势的人物陆抗更是托人将陆氏用兵之要赠给了薛莹其中的意义便不言而喻了。全尚被虞汜等人忽忽悠悠的到了前线终是体谅了陆抗等人的难处也是看清了形势。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自打回来之后全尚的立场便有所改变。
诸葛靓说话有所保留态度也好虽然主张与朝中主流不同可依然能够握有兵权。薛莹因为朝中的政见不合屡次书直言莫说是朝中的同僚就是自己的哥哥薛珝都是翻了脸因此病在家休养也不露面。
一道圣旨召来了薛莹和诸葛靓二人对此朝中群臣出奇的没有反对。原因非常简单建业要兵没兵要将没将魏国大军将至这个时候薛莹掌握大权也不过是亡国之前背黑锅的罢了。最近的一支吴军是吴国大将张布率领驻防在建业东方百里之外防备吴郡魏军的五千精兵。除此之外尚有六七千人分散在建业附近的水道日夜监视这就是建业周边的全部力量。
原本拱卫吴主的解烦无难两军四部人马已经折损了一部余下七千五百人算是城中的主力军折损的那部却是跟随周处同去救援孙奉的。常驻的县兵和守城的兵力有七千人不过大都是老弱战斗力十分有限。除此之外便仅剩宫中的御林军以及孙亮直属的绕帐军也是八千人左右。
如此一算建业城中的兵力有两万三四千人而面对的魏军却是八万!
依照群臣的意思孙奉既然已经一死偿罪那么被剥夺部曲的五十余名少年将领自当恢复部曲同心协力保护建业。不想薛莹竟是一口反对原因无他:“孙奉为宗室贵胄欺瞒下抗命不遵为一罪越级报延误军机是二罪擅动兵权累及大军是三罪有此三罪者何来“
偿还”一说?”
若是陆抗点将之时这五十多名年轻将领都能舍命战那么陆抗保存这批人必然是为国家留下栋梁。然而五十余人竟是眼睁睁看到结束就算少数人觉得愧疚然而这已经证明了这批人根本是不道的货色!薛莹和群臣一番激辩后便说出了自己的判断也是结论:陆抗不用这批将领是因为他们不行;不杀他们是因为大战在即怕动摇军心;放他们回建业是因为军中实在是无人可用。陛下认为陆抗是保全这些人的颜面实在是多情了啊……
薛莹的揣度与陆抗的意思相差便是不多了可惜薛莹只是揣度清楚陆抗的意思却不明白吴主孙亮和朝中群臣的意思。这些少年将领能各自带着部曲在军中有立锥之地其背后牵涉的家族世家实在是太广泛了。主张重新启用这些人并非是要用这些人的能力而是要用到这些人的背景和关系。通过启用这些“废将”达到凝聚江东现存实力和拉拢各大家族不要生有异心的手段之一。可惜薛莹雄心万丈却是忽略了本该在意的这些因素这也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