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朝堂(上)(1/2)
(今天没来得及两更特奉五千一大章!)
晋公司马昭人在洛阳和蜀汉大将军姜维对峙可心早飘到了南方地区。作为王基的得力副手唐彬的死并没有什么让人觉得惊讶的地方。将军难免阵亡曹魏战死的名将还少么?唐彬虽然堪称当代名将可死了也就是死了。只是这死却是有那么几分蹊跷不是战死而是被伏杀被刺杀。[搜索最新更新尽在www..]
唐彬身处建业城中那是江南魏军的后方总部更是老巢。城中无论何时都是屯有重兵防守更何况那是魏人统治下蒸蒸日的繁华都市。要刺杀应该是建业还没有稳定的时候去刺杀要伏杀建业城中遍地都是魏军这是怎样的伏杀?!司马昭不解群臣也是不解、傅袛传来的私信公说了起因说了结果唯独是过程处含糊其辞一带而过。
这不寻常!傅袛是司马昭特意选拔留给司马炎的智囊其为人行事小心谨慎事无巨细必然亲历其为而且善于谋划决断这样的人去调查一起疑点重重的案子得到结果只有这般简单事情必有蹊跷内中定有隐情。傅袛没有在私信公说可已经说了很多说的这些没有写在纸司马昭却偏偏可以从纸看出端倪——江南的形势错综复杂智者如傅袛也只能用这样的私信公来提醒司马昭。
傅袛不能说身为朝中的散骑常侍挂着前军师行镇东将军的名号在两淮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这样的身份地位竟然遮遮掩掩有所隐瞒不用问也知道是为何了——两淮与江南地区唯一能让傅袛不敢张口的只有一人此人无论权势地位均在傅袛之除了王基还有谁?
可是王基为何要压制傅袛使其不敢直言呢?难道唐彬之死隐藏了什么秘密?或是牵扯到了什么不能让自己知道的线索不成?这是猜想也叫推断骨子里便是怀疑。司马昭疑心日重但对王基的信任始终没有改变。边疆守将几乎换了一圈可江南两淮仍是放心的交给王基。
这份信任来之不易吗如今也要动摇了么?
司马昭与王基相交数十年而王基更是司马懿时代就深受司马一族的恩惠和提拔论起忠诚无人可出王基之右论起能力王基更是这魏国的中流砥柱。忠诚的人不少但未必有能力有能力的也很多只是不一定忠诚。像王基这种忠心耿耿又能力超群的人魏国只有这么一个王基也只有王基一人能有此好评受此殊荣。
河北荒芜中原百姓整日劳碌辛辛苦苦流着血泪积攒的粮草被司马昭统一分配。就算亲自洛阳和蜀军对峙的司马昭本人军中也不过是半年的粮草而已。而整个两淮江南凡是王基麾下的人马至少都有一年的钱粮储备建业城中的魏军更是有两年的钱粮储备这等殊荣王基心中自然知晓更是了解司马昭对自己的信任与厚望。所以魏军灭了东吴抢了建业现在却被蜀军围在建业中但胜负仍在未定之天。
王基不负司马昭所望司马昭也投桃报李予以无以伦比的信任可傅袛的这封信让司马昭忍不住浮想联翩。王基素来忠心耿耿背叛自己根本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况且就算背叛了魏国难道王基要投奔蜀汉不成?这完全没有道理。
司马昭不信!可有人信……
傅袛传回来的公书信不仅仅是给司马昭还包括朝中廷尉以及魏国傀儡皇帝曹奂。唐彬的官职可不小爵位更是高这封信报到廷尉处自然诸多大臣参与知情。司马昭看出的疑点群臣未必看不出来只是晋公不说话谁敢乱猜?猜对了算你洪福齐天猜错了那就惨了。
旁人不敢猜可是有一个人敢!这人不是猜而是把事情摆在朝堂讨论。
这人是魏国皇帝曹奂讨论的内容是给唐彬何种追封。
国家大事君主之权曹奂没有参与过更从未拥有这等的权力。司马昭说什么曹奂只负责盖玉玺以皇帝的身份宣示而已。这样的日子其实也算惬意不用你干活只需享受即可。但这是一国之主九五之尊任何人被剥夺了权力抢走了属于自己的国家都不会高兴。
曾经的高贵乡公曹髦就是典范之一结果呢?死了也不过是一个高贵乡公的名号后人可会记得他是以皇帝的身份被人害死的?
曹奂同样渴望权力但更想活命。谁当皇帝与自己本来就是不相干的事情。高贵乡公曹髦做皇帝的时候才多少岁?就算只活到四十岁也是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曹奂压根就没想到自己这辈子还能称帝做个皇亲国戚在封地谨小慎微的活下去也就是最大的期望了。
不想曹髦才做了几年皇帝就死掉了自己则是被司马一族选为傀儡。选中了就不能推辞掉司马昭连皇帝都杀一个小小的王算什么?认命罢了。
干认命不行曹奂立志要做一个好皇帝所谓好皇帝在曹奂的心中就是讨好司马昭的皇帝。司马昭重视王基世人皆知曹奂也是知道。唐彬是王基的爱将更是东南的重将这样的人物突然死了姑且不管是怎么死的身后事必然要办的风光体面让司马昭高兴让王基安心。因此曹奂在朝堂之召集群臣商议如何追封唐彬之事不想群臣都是没有什么看法。
晋公他老人家还没有表态谁敢表态?唐彬的死如何定性司马昭不说话没有人能定。可晋公远在洛阳这边皇帝却是急着追封唐彬群臣忍不住两边为难一时间只能是装听不到。
看群臣没有反应曹奂可是急道:“诸位爱卿唐彬将军为国捐躯被见人所害吗朕欲追封唐彬将军以彰显其生前之功安抚军心不知追封何职为好啊?”
“这……”群臣见状知道不能让陛下问第三次可要如何回答呢?
“启禀陛下唐彬将军劳苦甚高如今不幸遇难此事可与晋公知晓由晋公定夺为妙。”尚书荀恺眼珠一转出班回答道。大家都不敢说可是自己要说看说又不知如何说不如推给晋公这样既在陛下面前表现了也顾及了晋公的颜面和意思更重要的是为群臣解了围提高自己的声望。
荀恺其实不必做着出头鸟可是也有自己的苦衷。荀恺和因为杀掉高贵乡公曹髦而被处死的贾充是亲戚。之所以荀恺还能坐在尚书的这个位置一是因为贾充是司马昭的亲信虽然被杀可也是挥泪杀之二是因为荀氏在魏国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荀恺无事。无事了但也开始不受到重用除了贾充的牵连之外讨伐蜀汉战役中荀恺的表现也是让司马昭失望。种种原因让荀恺不甘于现状尽力的提高自己的声望。
人有的时候过于表现等于凸显了自己的愚蠢朝中群臣有人不知情也有知情者这些人没有言语不抢着做出头鸟自然有各自的考虑与盘算。可当所有人都决定不发一言时必然有相同的盘算与顾虑。荀恺自忖自己说的滴水不漏但偏偏是漏了而且漏得很大。
没等曹奂开口一道凌厉的目光就扫过了荀恺的脸庞。荀恺一脸得意迎那道目光后心顿时就跌入了深谷忍不住打起寒颤。看他的那个人姓司马单名一个炎是晋公世子更是留在许昌司马氏的代表。
晋公世子还没张口你抢着说什么?晋公世子代表晋公司马昭晋公没有表态你充什么大瓣蒜?荀恺知道自己失言一脸赧困的闭了嘴退到自己的位置暗骂自己不小心更骂同朝为官的这些同僚这么大的漏子竟是没有一人提醒自己害的自己得罪了晋公世子这尚书的位置回头恐怕也是保不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