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硝烟散尽(上)(1/2)
不流于表面形式而是推断形式决定撤军是杜预的高明之处。这一战即便是魏军撤走一样是蜀军败了。淮之地尽数被魏军复夺蜀汉精兵猛将多有丧生而国内的形势更是急转直下。
没能拔掉襄阳城拿下刘禅让人觉得无比遗憾但要知道这不是魏军的本意而是一个意外罢了。不是这个意外的存在魏军获得的将比现在更多。机会永远是有所准备的人预备的但无论你给杜预什么样的准备杜预也难以凭借一支军队和整个蜀汉抗衡!
魏国之内人心鼓舞欢呼沸腾襄樊之战在战略和战术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魏国并非是想象中的不堪一击而蜀汉同样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全线压着魏国打的地步。
对于有功之臣有功之将魏国自然大肆封赏了一番甚至是躲在江夏的王濬也没有因为自己激烈的言行而得到责备反而是加官进爵。司马炎很清楚这些人都是当今魏国的栋梁之才想要保住国家想要保住自己的位置保住司马氏的利益这不是计较个人得失的时候——司马昭晚年重用亲戚的做法毕竟是行不通因为司马氏的亲信亲属们始终是能力有限想站得高想站得稳还是要广开求贤之路。
蜀汉方面救下了刘禅让人鼓舞整体讲乃是一败涂地!这一战前后折损的兵力超过了十五万人包括天师道藤甲兵武当飞军在内的特殊兵种至此全数退出了历史舞台。而范长生傅佥马融杨稷羊琇等一班武的丧命更让蜀汉倍受打击!
形势明明是一片大好却是不知不觉坠入对方的圈套之中难道真的是智力不足么?
刘禅并不这么认为一切的根由非是群臣无智而是心态作祟。连续的胜利让蜀汉君臣失去了自己的位置和平常心乐观并且盲目的认为蜀汉可以席卷天下可结果却是当头棒喝伤病缠身。
当年隆中对曾经提及过从关西和荆州同时发兵可以威震中原!而后汉中战役的打响以及关羽的北似乎都印证了这一谋略的正确性。只是到了眼下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难以否认的事实隆中对的设想乃是基于三足鼎立而非眼下的二分天下!
换句话说现在的蜀汉占据了天下的一半势力得到了膨胀可夺取天下的难度也是随之增加。三足鼎立时的蜀汉只要国力充沛便可以发兵北伐攻守不过那么几条路罢了。而现在的曹魏和蜀汉四方接壤甚至海都可以作战这个时候不是你手中有一支十几万的军队就可以所向无的年代了。
当你在西方或是东南方大肆发兵的时候人家完全可以攻击你的荆州和魏兴新城等地区。当你顾及西方或是荆州的时候东南何尝不是对方可以随时选择攻击的目标呢?
刚刚收复的江南不过是襄阳被围就是谣言四起这样的领土潜藏大量的危机。提供的帮助远远不如关键时刻的拖后腿又如何让一个国家可以全力以赴的投入前方的征战之中呢?
更何况这不是当年的江南而是饱经战火摧残厌恶打杀的江南。要恢复生产要稳定人心然后才能凝聚力量才能保持稳定在前方流血/拼命的时候不至于后院起火不至于四面楚歌。
攘外必先安内占领了江南容易收服人心确是要下一番功夫才行……
蜀汉的兵力配备不足以在洛阳魏兴荆州江夏淮乃至海同时发动攻势而蜀汉的后勤和国力也只是能应付眼下这种程度的战事罢了。魏国的日子过得比蜀汉艰苦可勒紧裤腰带放手一拼你蜀汉未必就吃得下曹魏。
要知道就算当年的蜀汉和孙吴联手抗衡曹魏可两国的人口比重加在一起还不如曹魏的五分之一甚至更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想吃骆驼就不能用马的眼光看待问题。
认清自身的位置端正了心态一些列的行动和政策才能真正对于一个国家一个集体乃至自身有所益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