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棋差一招(1/2)
贺然回到座席,端着酒樽默默听苏戈与许统辩论,过了一会,二人仍是争执不下,苏平疆有些心烦意乱了,抬手止住二人,对贺然道:“军师可有见解了?”
贺然放下酒樽,道:“太宰与大将军所言都有道理,我现在也无法断定余亮是否真的要降,不过以我们的实力,此刻无法兼顾,只能或取赵国之采城,或接应余亮之迁安。”
“正是,两相比对,取迁安远胜取采城。”许统道。
贺然笑着对欲反驳的苏戈摆了摆手,对许统点头道:“大将军所言极是,取迁安可顺便得宁安,一举下两城,不过所冒风险亦较大,若这真是白宫博诱敌深入之计,我军万难生还。”
“若余亮是真心要降呢?我们弃之不顾岂不是错失良机!”许统有些着急。
“他若真心要降也不急在一时,等时机成熟时再让他易帜反击,我们到时所得的恐怕就非止两城了。”
“哦?军师有何妙计,时机成熟指的是何时?”苏平疆两眼冒出了光。
贺然先把萧霄之事说了出来,然后道:“过些日子萧帅的使者就会来与我们结盟,有了萧帅这支内援,我们接下来就可静待番邦攻顺了。”
苏平疆他们听到贺然让萧霄移动石碑时,无不抚胸大笑,苏平疆笑罢,道:“我明日就派人出使番邦,与其结盟攻打顺国,唉,先王一生都在与番人作战,不想今日我反要与其为盟了。”
“此一时彼一时,形势所迫只能如此了。”苏戈劝慰道。
许统皱眉道:“那我们当如何回复余亮呢,此事甚为难办。”
“不难。”贺然一脸坏笑道:“如实告知他就是,他若真有降意,必会耐心等待,他若是诈降,就会把我们联合番兵攻顺的消息告知白宫博,顺国定会增兵番境,我们再派人去番邦造谣,说顺国将要对番邦用兵,如此番邦必会诚心诚意与我们联盟,等番邦缠住顺国重兵时,我们与萧帅从后趁火打劫,或许真能灭去顺国也未可知。”
三人拍手称赞,苏平疆离席亲自给贺然捧起酒樽道:“有军师相助,实乃我易国大幸啊。”
贺然起身接过酒樽,笑道:“大王过奖了,臣想明日告假回藏贤谷,还望大王恩准。”
苏平疆还未答话,许统大声道:“不可不可,万万不可,军师哪有刚来就要走的道理,余亮之事既已商定,我们可一心攻打采城了,军师无论如何也要随行。”
苏平疆笑道:“请军师出谷一次不容易,你就辛苦一些,助大将军打下采城吧。”
贺然见他眼中颇有企求之色,无奈的点了点头,毕竟他是大王,同着苏戈与许统自己不能太不给他面子。
三日后,攻打采城的军马、粮草皆已准备妥善。
将军府内,贺然正与许统进行着出兵前的最后筹划。
采城并非要地,守军不过两千,若行动迅速完全可以在敌援军赶到前结束战斗。
二人正商讨取胜后派谁留守采城时,苏平疆派来人召他二人入宫。
“余亮之事泄露了,顺国平叛之军已围住了迁安,你们看这该如何是好?”苏平疆一脸焦急。
“啊!如此看来余亮是真降,唉!”许统用力的拍了下大腿,懊悔不已。
贺然有些不安了,这消息来的太突然,他一时没了主意。
“我们唯有出兵救援了,若弃之不顾,必失人心,再不会有降我易国者了。”苏平疆显然明白此刻救援余亮无异于正面与顺军拼杀,脸上现出愁容。
“大王,臣请命,即刻领兵取宁安。”许统施礼道
“嗯,军师之意如何。”
贺然盯着地理图,道:“只有如此了,取下宁安可为余亮打通后路,迁安余亮的人马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那我们就发倾国之师,与顺军博上一博,若我们能在顺军人马到齐前和余亮会师迁安,是退是守就都有回旋余地了。”
“守不得,我们只有三万人马,守自家三座城池尚可,无力再守迁安,至多可占据宁安,兵贵神速,我军当一击而退,如与顺军相持,后方久空,赵军若趁机而入,形势就难料了。”许统不无担忧道。
“大将军所言极是,万不可与顺军久战,我们此次出兵只要救出余亮的人马即可,不能贪心夺城。”贺然附和道。
“好,那就请大将军作先锋兵取宁安,我与军师带大军随后接应。”
许统领命转身出去,贺然不放心的追出来,拉住他道:“将军行事小心些,白宫博非等闲之辈,既知余亮欲归降我们,必会防范我们出兵相助,我们攻取宁安应在他意料之中,所以宁安并不好打,将军见机行事吧,若短时不可取胜,应作退军准备,以免顺军攻破迁安后,调军围攻将军。”
许统笑道:“多谢军师指点,此节我已想到,此二城临我边境,那白宫博再厉害,这几日之内也难以调集过来太多兵马。”
贺然知道他说的不假,笑道:“我让这白宫博吓的都有些心虚了。”
许统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盯着他看了一会,才哈哈大笑道:“军师莫非是在说笑?白宫博上次入我易境,刚一驻军就被军师识破其用意,若我与大王听从军师之言,当不会有当日大败,即便如此,军师还是烧了他一个灰头土脸,我看遇到军师,心虚的是应白宫博才对。”
当日,许统带领八千精兵偃旗息鼓的杀向顺国。
第二天,贺然与苏平疆统兵一万五千人誓师出征。
这已差不多是易国的全部家当了,剩下的不足七千老弱兵卒由苏戈掌管,把守三座城池。
天蓝色的军师大旗下,贺然看了一眼前后行进中的队伍,心中无限感慨,一万五千人凑在一起也算浩浩荡荡了,以前看书、听小说一提到出征就几十万、上百万的人马,想想就热血沸腾,可要真给自己那么多人,光安排调动就能把自己愁死。
贺然记起以前读过的书中有“昔齐桓募士五万,以霸诸侯,晋文召为前行四万,以获其志,秦缪置陷阵三万,以服邻敌”这么一句话,当时还觉得很好玩,名头响当当的各方诸侯原来就是靠那么点军队称霸天下的,现在身处其境,终于有所体会了。
易国全部人口不足二十万,按征兵理论,最大限度也就是十取其一,过此限度国家就有崩溃的危险,如此算来易国能有两万人的军队就不错了,现在能有三万全靠藏贤谷一战收了些降卒。
“他妈的,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跃马古战场,竟然还作了军师,这要让小强知道还不羡慕死他。”贺然感觉已经很久没想起小强了。
正当他追怀往事时,一个小校从前队跑回来,在他马前禀报道:“禀军师,前方山头出现烽火!”
贺然勒马远望,果然见远处一座山头上有一道烽火笔直的直指蓝天。
按此地燃放烽火的规矩,一道烽火代表敌方一万人马,两道为两万,三道为三万以上。看来顺国哨所已发现了他们了,此次是以快打慢,本来就没想躲过他们的监视,贺然刚要下令急速行军,可突然看见那座山的半山腰又升起两道烽火。
这就怪了,难道那座山上有两处瞭望哨所?即便有两处哨所,半山腰那处哨所视野应不及山顶哨所,山顶哨所判断自己这边有一万人,半山腰的哨所怎会判断的比山顶哨所还要精确?他正疑惑间,半山腰又升起了一道烽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