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再遇纭纱(求收藏)(1/2)
() 睿王府。
占地之千亩,府内五步一栋楼,十步一座阁。走廊宽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凤啄一般,高高向上撅起,凤啄内镶嵌的明珠在rì光的照耀下,折shè出多彩的光芒。
“好一座睿王府!”蒙逸忍不住心中暗叹。
元帅府地势开阔,房屋整齐,五楼,八阁,三十二斋井然有序,宛如军营一般。而睿王府金碧辉煌,装饰考究,亭台楼阁间颇有几分诗情画意。
走进睿王府,蒙逸见到不少书生,甚至士大夫也在其内。这也难怪外面谣传,睿王府有门课三千,各各都是饱读诗书之士。
走在这群读书人之中,蒙逸感觉自己像个莽汉一般。
“若在太平盛世,这些书生,士大夫们绝对都是国家栋梁,可如今正值多事之秋,百无一用是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只能任人宰割。可惜啊,可惜。”一路行来,蒙逸脑海中无数念头闪过,最终只能惋惜的摇摇头。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sè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只见走廊不远的竹林旁,一位白衣书生正在一边吟诗,一边舞剑。道道无形的剑气从翠竹上扫过,断枝碎叶掉落的满地都是。
“咦!挥手间剑气纵横,难道他通窍大成?只有七重兵者巅峰,才能以气御敌。此人岁数绝对不过三十,没想到读书人中,也有如此奇才。”
蒙逸惊诧驻足静观,不知不觉中已经看入了迷,直到白衣书生最后一剑收势,蒙逸才猛然惊醒。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好诗!好剑!”蒙逸忍不住拍手叫好,也不顾早已不知去向的管家福泰,绕过走廊来到竹林旁。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小兄弟见笑了,你的诗对时应景,比在下的拙作强上数倍,不知小兄弟师承哪位夫子?”对蒙逸赞出的诗句白衣书生细细品味,一股热血沸腾的抱负感油然而生。
“我莽汉一个,怎么可能师承哪位夫子,这句诗是家姐教的,今rì正好借花献佛。”蒙逸面露笑容,承认的光明磊落,没有一丝迟疑。
“好,君子坦荡荡。小兄弟虽自成莽汉,但在我看来,要比那些只会读死书,认死理的书生更为投缘,是当之无愧的真君子。”白衣书生哈哈大笑,手中长剑一甩,归于鞘中。
脚步声从走廊中响起,一身便装的睿亲王在管家福泰的陪同下,微笑着向竹林走来。
“蒙逸啊,听福管家说你看常河练剑入迷,甚至呼唤你都没有反应,现在看来你二人果然投缘啊。”睿亲王满脸微笑的边走边说,话音刚落已经来到蒙逸近前。
“参见王爷!”
蒙逸不敢迟疑,连忙躬身参见,而常河似乎早已适应此种场面,只是郑重的向睿亲王拱了拱手。
“蒙兄弟又何必如此多礼?”睿亲王赶忙上前,双手将蒙逸扶起道:“到本王府邸,就要像到了自己家一样,这里没有什么身份不身份的,都是自家兄弟,礼多了却显得生分。来来来,酒宴已经备好,就等二位入席。”
说罢,睿亲王左手拉着蒙逸,右手拉着常河,一同向内堂走去。
看常河那习以为常的样子,可以看出这睿亲王平时绝对都是如此处事,但同时更加重了蒙逸心中的疑惑,闹事纵马和平易近人,到底哪个才是睿亲王的本xìng。
分宾主落座后,下人们端上各种美味佳肴,斟满琼浆美酒,三人推杯换盏,心中毫无芥蒂,各讲心事,喝的好不快活。
“蒙逸,你的身世本王也早已得知,的确凄惨,不过现在想来,也正是因为蒙家对你的打压,才有了你几天的成就。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又有谁说的清楚呢……”睿亲王已有三分醉意,再次将酒斟满道:“现在你总算有了出头之rì,为了帮你庆祝,除了已经送过去的贺礼,本王还准备了两件东西。”
睿亲王双击手掌,管家福泰托着盖锦托盘,从外面走到蒙逸身旁,把托盘放到桌上,掀开盖在上面的盖锦。
一把剑和一块令牌,出现在蒙逸眼前。
蒙逸先拿起那把剑,一摁绷簧一声龙吟声传来,屋内闪过一道霞光。
“此剑斩龙,乃铸剑大师欧阳野呕心之作,名剑谱百剑排行第五十五,绝对世间不可多得的神兵,可助你战场杀敌,无往不利。”睿亲王介绍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