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章】神秘的声音(1/2)
() 对于明窍之境的了解,杨昊并不少。
常人修炼至通脉已经极难,但明窍却比通脉难上十倍。
要知穴窍之妙,万金难买。常人踏入明窍之境,要在十二大脉络中,感应到三百六十个介于存在与未存在的点,无异于海中捞针。没有圣地、名家、前辈的指点,常人一辈子也可能无法开满三百六十窍。
君不见,当初围杀应子虚的群雄之中,通脉、明窍高手也有不少。正是因为明窍太难,所以东梁山悬赏中,“混元开窍金丹”这种奇药,让众多明窍高手趋之若鹜。
大梁各大圣地、散修高人,开窍时通常有三种办法。
其一,感应周天星辰,利用星辰之力,引发窍动。感应星辰者,jīng神得到极大的强化,对以后踏入天人之境,转换真元有好处。各大圣地弟子,大都用这个方法,如秦连云。
其二,利用自身强大的气血,不断超越体能极限,在超越之中,逐渐开窍。利用血气刺激者,肉身煅练得如金石一般强大,在固漏真身之境时,最是厉害。如应子虚、朱威啸。
第三,利用外物,突破穴窍,比如混元开窍金丹。第三种方法,最是容易、也最多人实行。但那是不得已而为之,效果最差,度地煞真火最难。如申本一,如江家各人。
杨昊把“明窍”类十七八本书都看完,发现介绍开窍之法的,只有五本。
三本是第一种方法,两本是第二种方法。
当他把前三本逐一试过后,愕然发现,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感应到星辰的力量。只能再试第二种方法。
再按第二种方法一试,却哭笑不得。
为什么呢?
原来,他按第一本书试过后,居然感到到体内有四百二十七窍。再试第二本书的方法,少了几个,但也有四百二十一窍。
这是怎么回事?
开窍满三百六十窍,是修炼常识,不会有错。怎么自己体内感应的,却有四百多窍?
什么地方出错了呢,杨昊百思不解。
既然无法明窍,杨昊又浏览了一下固漏一类的书,发现描述固漏真身境界,都建立在明窍的基础上。书中一再强调,应循序渐进,切不可贪功冒进。否则,轻者气血逆乱,成了废人,重者当场死于非命。
书中如此郑重其事告诫,杨昊不敢再炼,只能把一些重要内容强行记在心中。
说来也怪,自打他体力上升后,发现脑海清明,记忆力大幅上升,基本上,看过的内容,都能记得清楚。想必肉眼凡胎,修炼时,也能把神智强化吧!
终于记完最后一本,放下书,舒展一下筋骨,才发现天已经亮了。
一夜未睡,杨昊却觉得jīng神奇佳。
体内的地煞真气,再不象以前那样杂乱无章,而是顺十二脉络,缓缓而流,流过之处,舒畅无比。全身充满了力量,微一迈步,整个身体飘飘yù飞,仿佛就要羽化登仙一样。
突然听到外边传来脚步声,一看,林霁月又拿东西来吃。
此时朝阳初升,霞光从林霁月身后照shè,穿着淡黄sè的林霁月,浑身披前霞光,便似从rì中走出来的天女,杨昊不禁眩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