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声东击西(2/2)
看到曹操已经开始往城西集结,曹煜赶紧去劝谏。他坚称这个计策定然骗不过贾诩,如果贸然用这个计策只会进入贾诩的埋伏。曹操将信将疑,他想不通曹煜为何如此斩钉截铁地相信贾诩的能力。曹煜下面的一句话又让曹操信了几分:连儿子都能看出父亲的计策,聪明如贾诩又怎能任由父亲在宛城来回转了这么多圈而毫无所觉?
曹煜必须要在曹操面前建立自己智计过人的形象,因为曹操日后在成功的同时也走出了不少昏招,最著名的就是赤壁之战。曹煜虽然不能肯定自己穿越以后造成的连锁反应还会不会有赤壁之战了,可他必须要未雨绸缪,日后在曹操决定用连环船的时候也能像这样给出让曹操信服的理由。
曹操虽然也觉得曹煜说的有理,可这声东击西之计实在太过诱人,他必须要尝试一下。因此,为了保险起见,曹操命曹煜带领天策军按兵不动,青州兵向西门集结制造假象,而于禁所部就承担起夜晚偷袭东门的任务。
——————————————————————————————
曹煜的担心是必要的,因为曹操的计策确实已被贾诩看破。在宛城之中,这个历史上在曹操父子身边一直屹立不倒得到善终的超级谋士正在张绣面前微微笑着。
他的年纪已经不小,今年已五十出头,可在他的前半生却从未真正辉煌过。董卓掌权时亲信是李儒,后来李傕郭汜占领长安虽然用的是他的计策,可这两个大老粗并没有真的把他放到重要位置上,每次都只有在几乎走投无路的时候才能想到他。而且西凉军占领长安也让贾诩背负了不少骂名,很多所谓正义之士甚至把献帝遭受屈辱的源头都集中到了贾诩身上。
贾诩当然也知道李傕郭汜不会有什么出息,当初跟着他们也是因为王允逼得太急不得以而为之。后来献帝东迁,贾诩就趁机来到了宛城投靠了张绣。张绣的叔父张济也曾是董卓麾下大将,有这样的渊源张绣自然拜贾诩为上宾。而且此时中原战乱,兖州、徐州、青州、豫州都被卷入其中,反倒是属于荆州的南阳郡治所宛城最为安定。纵而观之,贾诩的每一步选择都是如此准确,让他始终能站在强势的一面。
他虽然年已半百,可身体保持得却非常良好,乍一看就像是不到四十的中青年。他的样子也非常普通,放到人堆里几乎不会被人重视,尤其是笑起来的时候让人完全感觉不到攻击性,就像是邻家和蔼的老伯。
可此刻这邻家的老伯就在制订制曹操于死地的计策。他已向张绣解释了曹操的用意,并建议张绣在东门附近埋伏人手,等到曹军进城之后再突然杀出,不仅能让曹军措手不及,还能带动整个曹军的溃败。
经过了这几件事,张绣自然对贾诩言听计从,立刻就安排了下去。
当天晚上,曹操已接到报告,说宛城守军已往西门集结,现在已是偷袭东门的大好时机。于是于禁率部摸到东南角,悄悄爬过残破的城墙进入城内。
这时城内依然毫无动静,于禁穿越了这个长街确认无人之后,正要发信号让曹军主力进入,就听一声炮响喊杀声四起,道路两侧密密麻麻涌出了不知多少敌兵,张牙舞爪地向于禁冲来。
于禁纵然平日治军极严,在对方重重包围之下也不免乱了阵脚,只能慌忙向城外逃窜。这又中了贾诩下怀,他刻意命士兵把于禁所部往曹营主力那里驱赶,好让整个曹营也混乱起来。张绣的金枪虽然断了,可他临时换了支枪实力依然不弱,率军如猛虎下山直冲出来,眼看就要达成贾诩的预想。
可就在他们一路追杀于禁出城之后,就看到一支兵马静静地横在他们面前,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这支兵马由骑兵组成,装备和番号却非常陌生。只有一个人张绣很熟悉,那就是在敌兵的最前方,曹煜立马横枪,冷然瞧着他,那目光就像是择人而嗜的虎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