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辽东奇谋(2/2)
“你是要去在袁绍的背后扎下一根钉子吧。如果公孙度能够支持我们,袁绍就会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布置在冀州南部的兵力会受到影响,对我们的威胁也会降低……这个想法我和文若他们也曾讨论过,可总觉太凶险所以才作罢。可没想到你竟然主动请缨,胆气不小啊!”曹操对曹煜的提议并不意外,只是有些担心自己这个心爱的长子的安全。
“我那天策军中大多都是年轻人,冲劲自然是不缺的。而且我和子义都有自保的能力,再带上吕布,恐怕没有什么人能对我们三人不利吧。”曹煜笑道,“生命是很重要的,我也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当儿戏。”
“奉先也要去吗?”曹操一怔,“看来他真的把自己看作你天策军的一员了。”
“本来奉孝先生也要去的,可他那身体实在吃不了多少苦,如果真有危险又没人照顾他这个书生,所以被我拒绝了。”曹煜目光中透着自信,“天策军别的不说,大家的团结和投入还是能拿得出手的。”
“你们要怎么过去?要知道辽东天长路远,中间还要经过袁绍控制的冀州和幽州,稍有差池你们就有陷入重围的危险。”没有足够的准备曹操自然是不会放行的。
“子义当初到辽东避祸的时候,就是从海路到的那里。这条路他走过一次,还有些印象。目前水路并没有多少人去走,也不是袁绍的势力范围,所以我们应该比较安全。”这事曹煜已和太史慈商量过,太史慈认为海路虽然会有些自然风险,可只要船够结实,又是在近海,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那你准备用什么来打动公孙度?毕竟现在从实力对比来看我们还是处在下风的。”曹操已经觉得曹煜的计划比较有趣而且可行了。
“能打动他的理由有很多。奉孝先生的十胜十败论、皇上的影响力、人心所向、甚至我们能许给他的种种好处,我都会尝试拿来用一用。不过形势也许瞬息万变,到时候也只能随机应变了。”当然,曹煜想去辽东还有一个重要理由,那就是历史上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是支持曹操的,要不然也不会把逃到辽东的袁熙和袁尚杀掉献给曹操。如此推算,公孙度对曹家不会抱有太大的敌意。
不过他还是漏算了一点,那就是公孙康杀袁熙和袁尚的时候曹操已经是胜者,更成为最大的割据力量,审时度势之下公孙康才有这样的决定。而现在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公孙度又怎会轻易做决定?正是因为这个疏忽,让曹煜后来又多吃了些苦头。
“这确实是个选择……”曹操沉吟着,“但你一定要小心,劝不了他没关系,自己的安全最重要。”
“儿子知道!”曹煜知道曹操已经原则上同意了他的建议,又趁热打铁道,“如果公孙度能成功与我们结盟,回来的时候我还想到阎柔和张燕那里转一圈,如果连这两个人都能争取到的话,袁绍的失败也就指日可待了。”
看到历史已经发生了变化,曹煜已经不敢肯定什么官渡之战还会不会爆发,因此要更多地把准备做在前头。他已经成了历史的一份子,更成了曹家的一份子,因此更不容许自己的穿越以失败身亡而告终。
不过他的这个提议却被曹操拒绝:“要劝说他们二人就要深入幽州和冀州,那里强敌环伺,稍有不慎就是杀身之祸,躲都没地方躲。想要让袁绍腹背受敌是好事,可也不能太过急功近利了。”
纵观曹操一生,确实没打过欠准备的仗,而且几乎把困难都考虑到了前面。就算是赤壁之败,更多的也是源于北方人对水战的不适应,再加上瘟疫流行和周瑜的统军有方。所以曹操是个非常谨慎的人,因此不同意曹煜这个太过冒险的想法。
曹煜表面上虽然点头称是,可心中却已做了决定。反正到了辽东山高皇帝远,到时候就算他去找阎柔和张燕,曹操又能管得过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