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走向决战的时刻(1/2)
() 今天中午有事,所以更新的早一点,这两天势头不错,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啊!
————————————————————————————————
如果说文丑的死让袁绍感到悲伤,那韩琼的死就已让他感到一丝绝望。
从袁熙在辽东被曹煜像狗一样被赶回来开始,袁谭、袁尚相继在青州失败,颜良的受伤,文丑和韩琼的阵亡,这一系列的打击让袁绍仿佛大病一场,差点没背过气去。
他一直都还算顺风顺水,在洛阳就敢和董卓顶着干,而董卓还不敢拿他怎样。后来他挂印而走,回到渤海又成为反董卓联盟的盟主,受到天下人的尊敬。后来联盟虽然不了了之,可他还是趁机搞定了韩馥占据了冀州,在击败了公孙瓒后成为天下最强的诸侯。这一路走来,他始终都在权力的高峰,从没有体会到现在这种无助和孤单。
他始终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地位更主要来自于他的身世,那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声,而不是他真的有称霸天下的能力。郭嘉的“十胜十败”和贾诩的“四胜论”都明确指出了他的不足,可笑他还一直沉浸在唯我独尊的幻梦当中。
田丰、沮授、逢纪三大谋士都无言以对。这是他们的失误,而这失误却是极为致命的。荀彧说逢纪“果而无用”,这四个字当真是尖锐直接,若不是逢纪的自信满满,他们又怎会往圈套里钻?
田丰和沮授虽然都是谋略过人,可纵观他们的一生,无不是更强在大谋略而不是临阵克敌。他们都提出让袁绍和曹cāo打持久战,也为袁绍谋划兵力的布置和安排,甚至在识人之上也有过劝谏,可唯独在作战之时没有郭嘉贾诩那样的奇策,在两军交锋之际想不到更好的方法。他们是荀彧荀攸那种类型的人才,却不如郭嘉贾诩那样的随机应变,智计百出。
唯一能够在作战时可以用一用的许攸,却因为看到了袁绍的困顿而有了投靠曹cāo的心思,因此留在了信都出工不出力,这才导致袁绍在战术上总是被曹cāo压制。郭嘉虽然也放浪形骸不拘小节,可在大事上从不含糊,更不像许攸那样存有私心,又盲目自大,因此郭嘉在曹煜的手下如鱼得水,而许攸只能在信都等着曹cāo来临的机会。
这时田丰终于再次提出退到大河以北,利用邺城、魏郡这些重镇来布置第二道防线。他们虽然缺乏能够上阵的武将,可现在的兵力用来守成还是绰绰有余。邺城这样的地方城墙坚固,容易防守,曹cāo很难在短时间内攻克。曹军纵然暂时不缺粮,也应该坚持不到一个月。等到曹cāo退兵,袁绍有了缓过劲来的机会,再请老枪王韩荣前来助阵,加上身体康复的颜良,依然还有和曹cāo一拼的机会。
沮授补充还可以请袁尚带兵防守南皮,这样就算曹cāo从青州出兵,他们也能再坚持一段时间。袁尚只要死守城池,不受曹cāo的引诱,南皮守上一个月还是不算困难的。
袁绍已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听从田丰的劝告,而田丰也算是给足了袁绍面子,因此在权衡之下就勉强同意了田丰的建议。
他们已经开始准备后撤的事宜,可一封突如其来的战报完全打乱了他们的部署。那战报上写着:“曹军已经从壶关突入冀州,清河军团在曹军和黑山军的包夹之下支持不住,正往巨鹿撤离,下一步会尽全力保护信都,还请主公尽快前往救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