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孔明出世(2/2)
不过曹煜估计这《隆中对》已经和史书上的原文有了偏差,因为此时天下多出了一个实力强劲的诸侯,马腾!
但总的来说,诸葛亮的路线方针是不会变的,那就是结好江东,谋求西进。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荆州的威胁依然没有解除,他们最大的敌人依然是曹cāo。
想到这里,曹煜忽然想通了刘备为何这么急着要制刘表于死地。因为现在的形势和真正的《隆中对》出现之时大有不同。历史上刘备三顾茅庐是曹cāo做好了充分准备,要席卷荆州和江东之时。他和孙权有着共同的威胁,自然就更容易站到同一阵线中去。因此,《隆中对》中结好孙权也就有了事实依据,孙刘联盟也有了共同的敌人。
可现在不同,曹cāo的目标只是荆州,或者只是刘备。西边马腾这个大敌不除,曹cāo就腾不出手来对付刘表或者孙策。这样一来,孙策就没有了和刘备结盟的必要,至少现在还没有。以周瑜的jīng明当然不会没事找事贸然和曹cāo的敌人走到一起,那《隆中对》的第一个假设就已不成立。
曹cāo修书刘表,而刘表对刘备的庇护之心已经动摇,这事想来刘备也已知道。刘表手下如伊籍等人对刘备显然更加看重,说不定这事就是他们通风报信的。如此一来,刘备就被逼到了悬崖边上。
孙策不理他,刘表要出卖他,这时刘备若还是一意孤行,守着那名声非得等着刘表归天,那他才真是昏了头。后世很多人评价刘备为枭雄,既然是枭雄,就必然懂得审时度势,选择做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
曹煜还有点不清楚诸葛亮在这个时候为何还愿意辅佐刘备,毕竟刘备目前的处境比历史上三顾茅庐之时还要凄惨。如果诸葛亮想找一个能实现自己抱负,确保自己地位的君主,那所面临的风险也实在太大了些。还是说诸葛亮有十足的把握能说服刘备取得荆州,并能把这个计划完美地执行下去?
事实证明诸葛亮是赌对了,因为荆州确实已经到了刘备手里,而荆州的那些将领竟然也都甘心追随。这个动作做得着实漂亮,曹煜还没有见到诸葛亮,就已经领教了他的厉害!
如果有机会,曹煜真想问一问诸葛亮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因为换做是他身处那种状况,他恐怕也很难找到这么完美的方法。可惜他即将要西进洛阳,无法立刻与这个智者见面,要不然他还真想试一下自己的天策军能不能啃下拥有诸葛亮的荆州这个硬骨头。
他知道曹cāo对诸葛亮的了解并不深,生怕曹cāo会再次草率行事,因此特别请曹cāo在弄清荆州易主的内幕之后再对刘备动手。这个做法有两层含义,一是能了解诸葛亮用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了解这个人;二是也让曹cāo领教一下诸葛亮的厉害。
可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善意的提醒,却再次为诸葛亮赢得了时间和空间。诸葛亮一出场就为刘备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荆州,而他的第二步却是一个更大的规划。这个规划几乎涉及到了大汉所有势力,也让曹cāo一直以来占据的主动戛然而止。
历史是公正的,虽然诸葛亮出山的时机并不算好,虽然他还少读了几年书,但他的实力却是毋庸置疑的。只要是金子就会发光,更何况是诸葛亮这样十足十的赤金?
这个近乎于妖的智者,下一步究竟又准备去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