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迁都之议(1/2)
() “你回来了。”曹cāo就这样平静地望着曹煜,用平静的语气说出了这平淡的四个字。
“我回来了。”曹煜也同样平静。只不过在他们的平静背后,已经交换了千言万语。此时的曹煜,已经不需要曹cāo用赞赏的语言来激励,因为他已知道曹cāo对他的肯定。他能做到这些,是因为他本就有能力做好。
“叫你过来主要有两个事。”曹cāo拍了拍曹煜的肩,让他坐在自己身边,道,“我已奏请皇上半年后迁都邺城了。”
曹煜一怔。他意外并不是这件事情本身,而是曹cāo忽然提了出来,而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迁都确实是必要的,这在本次曹军在联盟军的攻击下如此被动的表现中就已有所体现。许昌靠荆州扬州太近,又没有像大河这样的依托,自然已不再适合做都城。现在河北已尽归曹cāo掌握,迁都邺城就显得顺理成章。
曹煜忽然想到那著名的铜雀台,差一点就想问问有没有在邺城附近挖到铜雀什么的。史书上记载曹cāo在邺城西北建造了冰井、铜雀、金虎三台,可惜到明代末年基本都已损毁,也是一件憾事。现在曹cāo要迁都邺城,曹煜自然就有机会看到这壮观的景象,心中还是有些期待的。
“我已命郑浑带人先行一步去扩建邺城了。邺城本就是冀州大城,可若是作为皇城还是略显不足。我同时命他在漳水畔建筑高台,用以彰显平定四海之意。”曹cāo笑了笑,“听说郑浑在洛阳着实帮了你的忙,可他自己感觉制造的杀孽太重,就自告奋勇去修城赎罪去了。像这样有能力又直率的人,还真不多。”
听到曹cāo确实有建铜雀台的意思,曹煜心道历史果然记述不错,道:“迁都确实是必要措施,半年也足以让冀州更为安定。那时我们就不用担心刘备孙策这些人能撼动我们的根本了。”
“你能看到这一点,确实不错。不过我这次迁都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你能更加随心所yù地在中原放手大干。如今敌人联盟已经瓦解,他们相互之间也会陷入内乱,而我们就要抓住这个时机将他们逐一消灭。有天子在许昌制肘,我们的行动也会受到限制。”曹cāo道,“以后你主军力,我这个做父亲的就为你做后盾,为你输送人才物资,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曹煜自然义不容辞。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江东派人来求和了。”曹cāo又笑了笑,笑容中有种看透世情的尖刻,“他们不仅要求和,还要和我们商量共同讨伐刘备的事。”
“局势当前,他们的立场变的还真快。”曹煜也笑了,“来的人是谁?”
“是一个叫鲁肃的年轻人。我派人去查过他,他是江东豪族,家产颇丰,为人也敦厚豪爽。据说他把自己家中一个粮仓都捐给了孙策,和周瑜关系又极为密切,算是江东新近崛起的人物了。”曹cāo道,“只是在彭城之战中的表现不怎么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