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最后的阵地(2/2)
第二点也是极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田豫在不断省吃俭用中为自己的部曲配备了大量的弩机。边防军都知道,想要和外族突骑抗衡,无非要靠纪律更鲜明的骑兵或对骑兵有克制作用的弓弩兵。尤其在先登军大破白马义从的界桥之战以后,田豫对弩机的需求就更明显。
战马的成本太高,让这三千人都变成骑兵,就算他几年不吃不喝也很难做到。而且骑兵擅长的是野战,就算他有三千骑兵在手,和对方四万人野战,在数字差别太大的情况下也绝不可能守得下涿县,反而会浪费这么多战马资源。所以他要自己的部曲走先登军的路子,几乎全员配备弩弓,预防的就是这么一天。
于是柯比能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第一轮冲击的士兵就成了涿县的靶子。弩机相当jīng准,shè击距离比弓箭更长,又是居高临下,要是打不中那才是怪事。而且鲜卑骑手不像大汉骑兵那样多少还有些皮甲护住要害,他们大多都是布衣兽皮覆体,看起来就像是乌合之众,一旦中箭大多都失去了再战的能力。
也就因为胡人没有汉军那样严谨的战法,才更容易被田豫找到破绽。这些人能到这里来就是因为有利可图,抢掠一次甚至都能顶上他们一年劳作的收获。他们习惯了汉人哭爹喊娘,在他们的铁蹄下到处乱跑任他们宰割,还很少像现在这样面对极为正规有序的反击。
纵观历史上汉人和外族的对抗,汉人大多都是输在勇气上,而外族大多都是输在战术素养上。在很多小说中外族人都被描写成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野蛮人,也正是这种惯例使然。缺少信念支撑的胡人在看到敌人的反击如此彪悍后,大多选择了后退。他们人虽然多,可面前的城墙逐渐也成为他们心中的壁垒,在不想玩命的情况下谁愿意身先士卒?
柯比能没有随便放弃,他在四个城门轮流攻击,仗着人数众多根本不给守军休息的机会。他每次只出一万人,让另三万人休息,一天分四次轮流进攻,其他人每天有九个时辰休息时间,自然能够生龙活虎。他就要把守军的意志力耗光,让他们最终因为疲劳而崩溃。
可田豫并没有让他如愿。北地军的神经就像是铁铸的,就算在缺少睡眠的情况下反击依然猛烈。而田豫自己也是连续几天都没有离开过城头,和士兵一起同甘共苦,就算自己的左臂被流矢击中而血流如注,也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就继续指挥战斗。他的意志极大鼓舞了军民群众,当城内百姓都自发地参与守城之后,一小部分的北地军士兵也终于有了短短的休息机会。
就这样连续十天,柯比能几乎已用尽了所有办法,可这涿县依然屹立不倒。城墙已变得斑驳,城上城下堆满了尸体,硝烟持续不散,可城头的旗帜依然迎风飘扬!
何必这么拼命?柯比能已经打了退堂鼓。他在幽州已经抢了足够多,也不缺这么一个小小的涿县。要是打不下来,那就不打便是,有这个时间还不如继续搜刮已经控制的地盘呢。
他刚想下达退兵的命令,这时韩荣却已率兵到达。而这个红了眼的老枪王就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攻击,继续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