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不寻常的形势(1/2)
刘愈从韩升口风中便猜得出,老皇帝这次差遣皇子出去带兵肯定有苏彦份。只是现朝廷旨意没下,不能提前乱说。
“回去等消息比杵这好,这事要看皇上态度。”
苏彦也明白这等事情刘愈很难帮上忙,只好先回他租住小院等候消息。
刘愈刚进棋楼不久,隋乂三人便从来将他拉走,说是去凑热闹。
凑热闹从来都与刘愈无关,不过今ri是“悦来居”重开张ri子,而刘愈这个“资深顾问”被邀首位。刘愈也想看看他那些点子起不起作用。
到了悦来居,刘愈才不得不佩服隋妤宣传能力,不但悦来居两层楼三十多张座位人满为患,外面还有排队等候光顾,简直比长安城出名酒楼还要热闹。
隋妤特地给他们留了座位,上了楼坐好位置,刘愈打量了一下四周,虽然时间仓促来不及重装修,不过还是做了简单装饰,隔出雅间,客人们也有了各自私人宴客空间。
“刘兄台,不得不佩服你本事,有你主意,加上我妹妹实干劲,刚才过来时候我都以为走错门了。”
隋乂兴高采烈地说着,却发现刘愈看着窗外静静发呆。
刘愈本想避开权力争斗安心做个闲人,现看来离权力漩涡愈发靠近,苏彦并未帝王之才,为他所谋将来很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
“刘兄台,你对悦来居发展,还有什么好建议?”
刘愈被隋乂拉了一把才回过神,定睛一看,不但酒池肉林三友,连隋妤也站一旁面含期待看着他,期望他给出好意见。
“意见?什么意见?”刘愈看了看众人。
“看来公子心思并不此。”隋妤抿嘴一笑道,“今ri悦来居人满为患,来人可能是贪鲜,或是贪图一些小便宜,可惜悦来居座位有限,如果今ri不能满足他们口腹y,以后或许也不会来了,不知道刘公子有什么好主意?”
“主意?……要么开分店,要么……送外卖。”刘愈心不焉道。
隋妤惊讶道:“开分店所需时ri,送外卖……是何意?”
刘愈解释道:“送外卖跟外包宴差不多,不过是你们做好了,给预定人送过去,所费是一些人手,不过为了保持饭菜质量,好保温和保鲜上做一些工夫。”
“刘公子所提真是好建议。”隋妤惊喜道,“我这就去跟外面等候人说,送外卖事。”
言罢隋妤速下楼而去,刘愈简直有些目瞪口呆于她办事效率,一指道:“这就……去了?”
隋乂得意一笑道:“都说了我妹妹从来不拖泥带水。她就是如此一个人。”
………………
长安城形势稍稍有些不太寻常。
一连几ri,马道上来回传递消息飞骑都是来来回回不停歇,几位皇子相继带兵出了长安城,往边关而去。随后,定国侯刘兆也奉命带兵出征,去地方很值得令人玩味,居然是去驻守潼关。当然,这消息也是从父亲言语间无意间得知。
潼关是关中地区东大门,距离北边关有上千里。
管朝廷一再弹压消息,不过很一个消息便长安城流传开了,北长城三要隘之一邵武关失陷,突厥骑兵已经长驱直入往潼关这面杀奔而来。目标直指长安。
刘愈刚听到这消息时候觉得很惊骇,要知道大顺朝北长城一线驻守了二十多万常驻军,还有当地上百万民夫,这说失陷就失陷了?不会来个金国伐宋架势然后京城南迁天下两分?即便是安禄山造反架势也足以让他好ri子到头庶门。
刘愈也想知道一些消息,可惜家里老父出征了,几位兄长要么忙于朝事要么出征外,其余是一问三不知,外面传言倒是五八门,今ri说其实邵武关只是被强攻,并未被攻破,有说邵武关失而复得,大军已经杀出长城追赶突厥溃军去了,离谱消息是潼关也失陷,现突厥大军即将围困长安庶门。
消息闭塞庶门。刘愈也不知道该听谁庶门。
一连几ri都看不到韩升踪影,去府上拜,府上人也说老爷几ri未回家庶门。看来传言并非空穴来风,毕竟韩升朝中并无实职,只有皇帝犯犯难时候才会找他商议庶门。
同样等消息还有苏彦,苏彦这几ri急像热锅上蚂蚁,毕竟天下是他们家,他兄弟姐妹大多也都往边关而去保家卫国去了,他好像巴不得马上得到出征旨意庶门。
终于二月二十七这天,刘愈棋楼里见到了久违韩升庶门。看韩升模样,也没多紧张,往座位上一坐,便要摆开棋子下棋庶门。
“外面沸沸扬扬,到底什么情况了?”刘愈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明白人,问道庶门。
“不可说,不可说啊庶门。”韩升脸上带着几分高深莫测笑意,“今ri我来,是想通知刘小兄你,皇上赐下府邸已经筹备好,下盘棋,带你过去看看庶门。”
“下就下庶门。”
韩升能定下心,刘愈心定踏实庶门。两个人你来我往下完一盘象棋,到残局刘愈是一堆棋子围韩升光杆老将东躲xi zàng庶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