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养老军”的抉择(1/2)
“师傅,情况有些糟糕。”这是苏彦见到刘愈说第一句话。
太阳升起,一夜未眠刘愈稍稍有些困,听了这等丧气话不由瞥了苏彦一眼,没吱声。
很李糜和隋乂也赶来棋楼,胡轩虽然不能远赴宛州,也来送行。
乘着马车到了城东军营,士兵外ā练还未归来,刘愈先行查看了粮草和武器,苏彦后面跟着有些紧张,不断说些话烦着刘愈。
“无过便是功差事,有什么糟糕不糟糕?”刘愈实被苏彦嘀咕心烦意乱,没好气道。
苏彦被说一愣,完全不明白刘愈说什么。
苏彦十四岁前接受是皇家正统教育,请都是国学大儒教课。不过他就像一个初中辍学外浪荡社会青年,肚子里学问也仅限于以前学那点。
李糜笑着拍拍苏彦肩膀给他解释了一下,大抵说这驻防宛州差事,只要按时到没逃兵就算是完成任务,事后功劳簿上就会有他苏彦一笔。即便突厥骑兵真逛了大半个中原杀到了宛州也没苏彦什么事,指望宛州城驻守那点人去抵御突厥铁骑还不如直接撒腿撂挑子来直接。
等李糜解释完,刘愈转过头对苏彦露出个鼓励笑容,道:“其实这是皇上对你恩赐,摆明便宜你,事后应该顺理成章封你个不大不小爵位。”
苏彦惊喜了一下,马上又愁云惨淡:“若是突厥铁骑真攻陷长安可如何是好?”
刘愈头一甩,继续没好气道:“那就等你外另立山头,封自己个天下兵马大元帅好了。说不定下一届皇帝就是你了。”
出外ā练将兵不久便回来了,刘愈看了一下,果然如同苏彦说情况不怎么乐观,本来一营兵马怎么也有上千号人,如今只是将两个骑兵团合一起,便当成是一营,人数连三百人都不到。
大顺朝骑兵以团为单位,一团编制是一百五十骑,这两团骑兵明显都是被挑选以后剩下,不能称之为老弱却也战意不强,个个像是蒸发干水分茄子,好像太阳地一晒就挥发了一般。两个团编制都不满,一团人也就一百二三十人模样。
两个骑兵团原来正尉一提拔,便是这一营正校尉和副校尉。官阶还是原来品级,从六品。
正校尉名叫齐方,年三十,长安人,据闻还是出自书香世家,可惜家道中落便从了军。年至三十还未娶妻,主要是他常年军中,长安城大家小姐看不上他,他又看不上一般乡野村姑,典型高不成低不就。军功所得十几亩田放出去收租,养活着他年迈母亲。
一聊,当得知刘愈是定国侯刘兆儿子,齐方情绪有点变化。原来齐方少年军中颇有威望,也立下功勋,只是ā练时候跟刘兆有些相左意见,便被刘兆“流放”到预备营,同时失去了升迁机会。
“刘参佐,你放心,下不会因一些事情对你有何成见。”
参佐并非是官职名,是军中对将官幕僚一种称谓,参谋辅佐之意。
副校尉张无诸到是个爽人,大大咧咧汉子,本就是乡野汉子不通文墨,家里有儿有女,只是说话带着浓重关中腔,令刘愈听着很不舒服。
“饷银和饷粮可领了?”刘愈问齐方,这些事情苏彦完全不懂,只能由刘愈来张罗。此行需要一段时间,发饷需要提前去领,按时发放。
“都领了,装马车上。还有一些辎重也都准备齐全。”齐方答道。
刘愈去看了下,马车上装满了锅碗瓢盆马鞍马鞭帐篷等等随军物品,除了一般军粮,还有一些腌鱼腌肉,条件是超乎想像好庶门。
刘愈翻看了几辆马车,转而看着齐方,比划着问道:“有没有……那些东西?”
齐方莫名其妙,问道:“刘参佐所言乃是何物?”
“就是治伤伤药,绷带,还有一些其他药品之类庶门。”
齐方犯难道:“受伤包扎伤口裹布有,其它药材……并无供给庶门。”
刘愈心说这差事还真是糊弄人,完全不像是去打仗,倒好像是去养老庶门。
兵部调令言明要午时之前出发,看看天也差不多了,一行人收拾了行装,让齐方和张无诸去点齐了人马,一行人出了军营往东而去庶门。
…………
随着离开长安城范围,沿途军所上便得到了确切战报消息庶门。
邵武关果真如传言,失守了,这是二月二十五发生事庶门。之后也如传言所讲,一支突厥铁骑从边关撕开一个口子,浩浩荡荡往潼关杀来,因为这支突厥铁骑兵打是以战养战完全顾前不顾后打法,行进速度非常,才几ri工夫已经逼近了潼关庶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