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何时,我们的世界里只剩下两人(2/2)
”现在大二都过了那么久,我们大四基本就不在学校了,算起来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了。我自己都不知道回去怎么跟我爸妈交代,他们以为我毕业工作咋说也是可以坐办公室的那种,没想到到最后还是得进厂,今年暑假我们在市里机械厂的jīng工实习,我跟你说过吧,一个小破厂里面都是本科生,月工资千百块,你说我爸妈辛辛苦苦花十几万让我读个三本,我都不知道拿什么面对他们,这些钱我毕业不知道十年内能不能挣回来呢!读书,就是他妈的坑人的!”
“读书也不是拿钱来衡量的,毕竟多学点知识总是有用的,要只是挣钱我们就不用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我没想到,一向在我眼里乐观积极的大叔,何时变得这样愤世嫉俗,心里有那么大的压力,难道,仅仅是刚过去的一年大学就让我们成熟了吗?成长注定要这样在迷茫中纠结彷徨吗?
“狗屁啦!知识是有用,可是大学里我们学的知识又到底是有用的呢?就拿你学的专业来说,法学专业,失业率排名前三,忙忙碌碌过四六级,然后大三要么考司法要么考研,然后呢,考公务员,为了一个铁饭碗,成百上千人去争取抢这已经算是好的,挣不到抢不到的人呢,都要饿死啊?抱着啃过的书本,嚼着被过得法条就活得下去了啊!我们上大学不为了挣钱是为了什么啊?”
“够了啦!你丫今天发什么牢sāo啊,不是还没有到那一步,我们不是慢慢走着呢吗?”
我收起碗向食堂门口走了过去,不知道为什么,关于现实的问题,本能地有着排斥。没有答案的问题,那么纠结干嘛啊!
他赶了过来,揽住我的肩,尴尬地笑了笑。
“我也不知道自己最近怎么了,有一种很压抑的感觉,越来越觉得自己很愤青了,心里有什么话也找不到人说,寝室越来越压抑,一看到他们不是在玩电脑,玩手机就是在睡觉,甚至连吃饭他们都懒得去了,就是你哥,原本我们做什么事每天都在一起现在,他也天天呆在寝室打游戏,跟他提以后,他总是来一句过好现在就成,以后毕了业就没有机会玩了,还嘲笑我多情,天天瞎感慨,哎……“
我抬头看了看大叔,黑sè瞳孔里流露出的淡淡哀愁,刘海儿已经高过眉毛,不知多久没剪过的头发,那样肆意地茂盛地生长在他的头上,原本,毫无顾虑,每天跟我瞎侃胡诌地他,何时让我觉得陌生了,是一种成熟的味道,还是一种畏惧的力量,当思想上有所不同,那行为上的举措也就会在不久后显现,可是,那是什么呢?我到底是该庆幸他终于不再幼稚,还是该担忧这种面对未来迷茫下的忧虑?
”少感慨了啦!现在大学都是这样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做,所以就不要强求别人跟你一样有相同的思想,你也少跟我哥争来争去,你说服不了他,他也说服不了你,最后还伤了你们之间的感情,他们都这样平平淡淡地过着,我们干嘛非要强求改变,你不知道该干什么,即使知道了那该从哪一步开始呢?还是开心点过好每一天啦!“
“为什么连你也这样说,也不明白我的想法,到底是我醉着,还是你们都醉着,难道就让我一个人在众人皆醉中独自醒着。”
“懒得跟你丫废话啦,你丫感慨一两句也就算了,有你感慨抱怨的时间还不如想想自己改干嘛,想不出来,努力没有方向所有的一切不也是瞎扯!”
一如既往地沉默,没回的争执回应的都是无边地沉默,以及面无表情的表情,相处半年以来,彼此脾气的了解,我已慢慢学会有些矛盾忽略不计,有些争执彼此退步,只是那紧绉的眉头,食指抵触鼻尖地沉思让我真的觉得怒火中烧。
“拜托,有什么事我们好好说好吗?其实你说的我都有考虑过,可是关于未来,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努力,没有方向,再焦虑再心急也是无头苍蝇,你能准确地告诉我你以后想做什么吗?
我站在湖边,看到水里的金鱼在里面zì yóu自在,如果做一只鱼该多好啊。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鱼之乐也?“
是啊!谁又懂谁的快乐,谁又懂谁的烦忧,我们就这样生活在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是dú lì的个体,我们何时周围地人越来越远,只剩我们自己在独自的世界里彷徨……
此刻,我真的不知道该感谢他地这种为我们未来思考的忧虑,还是该恐惧于我们越来越接近未来的不安。到底该怎样去取那彼此间的平衡?是啊,我都没有勇气跟家人提及他,一味地安慰自己,当我们的爱情越过四年的时光,现实也就会不存在了,只要大学走了下来,未来再现实又怕什么呢?
可是真的有那么简单吗?我不还是在逃避着些什么,拒绝向家人谈论他,是害怕当家人问及他的家庭,他的能力,以及未来的打算,然后在他们听完我所有回答后失望的摇头?虽然自己家里不算富裕,父母供养两个孩子上大学很辛苦,但是从小到大自己并没有吃过什么苦,所以父母最大的希望是自己毕业后能有个稳定的工作以及在县城里有一个安稳的家,我又哪来的勇气告诉他们我喜欢上了一个山里的孩子,而且还有打算嫁给他留在外省的想法,对世代生活在一马平川的中原的父母,大山或许就味着贫穷,闭塞,遥远,凶险。
从我们开始走在一起,除了在一起的甜蜜,何曾不想过未来的迷茫,可是,我找不到答案,我喜欢的他,是对着我一直地微笑,黑sè的意瞳孔,散发着青chūn的味道,就像最初的开始,那年冬天,拥挤的公交车上,我把头靠在他的肩上,那阳光从窗外投shè在我身上的那种温暖的味道。
不经意间发现,幼稚,青涩也蒙上了成熟的味道。到底是我自己太幼稚,太自私,没有为未来去考虑去计划去勇敢,还是他太着急得知那些未知,担忧着那遥远的未来。
“跟丫讲个故事吧,也许说过丫就知道我现在在担忧什么了!”
我转过身,看到坐在石凳上的他,遥远的目光,看着未知的方向,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从前,有一个孩子,小时候特别聪明,一年级就可以做三年级的题,什么东西都能记下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镇上的初中,刚开学,他去的比较迟,没有课本,数学老师,一个中年女人有一天把他叫起来回答问题,他战战兢兢地起来,慌乱地说了一句:我不知道……后面半句我没有课本还没有说出来女老师就拿出课本在她的头上狠狠敲了一下,然后用很轻蔑的语气jǐng告他上课要好好听讲,再后来,视乎那个女老师一直对他有偏见,无论他再努力也会被找出各种缺点,非打即骂,他变得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沉默,永远被安排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眼睛越来越近视,成绩越来越倒退……“
我看着他,眼神里的那丝愤怒与经久的绝望,像个受伤的孩子,于是靠近他,拉住了他的手,我一直觉得乐观开朗,喜欢胡诌瞎侃地人,总会有沉静,哀伤的一面,比如自己夜深人静时的孤单,比如他,一直在我心里猜测的一面,知道今天,我们才见到不同的自己。
”后来,男生终于摆脱了那个女老师,新来的老师是个男士,睿智博学,平易近人,对他关照有加。像极了小说的剧情,他成绩越来越好,渐渐成为班里的佼佼者,只是还是习惯沉默,还是有yīn影会使他从半夜惊醒。再后来,他考上了县一中,成为了父母的骄傲,但是命运视乎在作弄他,报名时竟然晚去了一天,只能上了镇上的二中,那样的中学,一本过线率基本为0,也许是刚进入高中队一切陌生,只想到可以上学就行,可以考大学就可以,完全没有想到学校会对自己有多大影响,也没有想过,一本,二本,三本与重点到底意味着什么。他就这样走着自己的路,成绩也稳在年级前几名,可是现在想想,在一个那么差的学校前几名和最后几名的区别又是什么呢?高二那年,他得了鼻炎,一场手术,让他请假成为了习惯,经常的感冒,高烧,他觉得自己的脑子越来越笨,思维越来越不集中,而且,还很偏执。一道数学物理题,他可以一天不听课也要用自己的思维找出不同的方法,一个公式,一定要自己推到出来,半夜三更,躲在被窝里研究线xìng代数,当欣喜若狂地把自己的思维写在作业本上却得到的是“要按步骤,切勿投机取巧,转牛角尖”的评语,于是,满腔热情被一盆冷水扑灭。中国的教育,也许按照自己的思维就是一个错,于是他注定输的很惨。当然,面对全班只有四个人过了本科线的成绩,这种惨烈不是并不是那么突出,但是当父母拿出一沓厚厚地百元大钞给他当学费的那一刻,这种失败感猛烈地撞击着他的心灵。他似乎该恨,恨那个改变他一生的老师,他似乎该悔,悔自己没有按照教育的框架来塑造自己,可是还是有种希望在在他的心里,就是到大学里,走出山里,看外面的世界,可是,一年了,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当又一次从父母手里拿到那样厚厚地一沓钱,他问自己,值吗?难道真的跟村里人取笑的那样,上大学没用,还不如回家帮他的父亲在山上整木材也能减轻家里的压力,过不了多少年家里房子车子就都有了,就连今年走之前的一天他还犹豫着要不要过来,父亲的坚持让他又走了出来,他希望的是自己的儿子有一天是坐在办公室里拿着轻松工资,而不是像自己汗流浃背地拿着血汗钱,于是,迈着沉重的步伐他走了出来,可是,一成不变或者是越来越堕落的生活让他越来越恐惧……”
我就这样,静静地听他讲完最后一个字,关于彼此的从前,彼此的家庭背景,他不怎么提,我也不问,一直以来以为爱情是纯粹的,故意去了解对方的家庭似乎显得太过功利,更何况自己的家庭也很普通,于是,我闭口不提里,也错过了更深地了解彼此的机会。
我冲他笑了笑,这种笑,似乎过于牵强。
“我也给丫讲一个故事好不好。”
他的回答也是沉默地点头。
“从前有一个女孩儿,家里在郊区,离城里很近,小学时在村子里的小学,成绩还可以,很受老师喜欢。四年级时,父母花了很大力气把她转到城里的小学,面对着比自己优秀很多的陌生同学,她陷入深深地自卑。中等的成绩中等的长相,她就这样埋在人堆里沉默。后来,上初中,父母又让她进了县里最好的中学,最好的班级,拿出了所谓的高价费,因为里面教学都使用多媒体,他的哥哥上了,所以父母为了公平,也狠下心供了她。周围越来越优秀的人,她在里面觉得陌生又压抑,倒数的成绩让她面对父母每天的辛苦都心生愧疚,初三那年,她甚至提出了退学,那时刚过完年,她在家里院子里一直哭,嚷着不去学校,母亲苦口婆心的劝着,担心她那么小不读书了,以后出去多么困难,劝着劝着母亲哭了,父亲从亲戚家吃酒席回来,看到她,眼眶也红红的,不知道是酒jīng的因素,还是她伤了他的心。”
四五年前的冬天,那天院子里的阳光,那天她关上大门没有见前来叫她一起报名的朋友,在院子里里哭着,嚷着,下定的决心,回忆涌现,红了我的眼。
他揽过我的肩,将我包进怀里。
“后来,她实在不忍心看到父母难过终究还是去了。意料到的结果,高中她没有考上,父母没有半点责怪,只是说复习吧,后来,她复读,进了普通班,成了班里的佼佼者,可是,自卑一直在她的左右。再后来考上县里最好的高中,近了重点班,规规矩矩,安安分分地做着中等生,不让父母cāo心,不在老师的眼里,身边有着一群中等的朋友,为压抑的生活带来明亮的sè彩,她从来没有热爱过学习,只是按照计划好的路前行,她不知道离开了上学她该做什么,为了对得起辛辛苦苦供两个孩子读书的父母,她只有不放弃,只有努力,最后的一年,她用尽全力,在别人写下各个重点高校时,她只是告诉自己死都不读三本,要么考个二本,要么出去打工。戏剧xìng的是,成绩下来,她成了班里小小的奇迹,一个在三本与二本徘徊的中庸者,却离一本只差六分,跃进班里前五名。是啊、连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她也在心里暗暗嘲笑自己,如果当初有勇气将梦想的志愿填写到那些遥不可及的重点,是不是,那六分的悲剧就不会上演。她,就是这样,习惯平庸,习惯中流,习惯了自卑,习惯了不相信自己。当所有为了一个目标奋力前行的rì子,已经被冲淡模糊,她更找不到自己,好似,沿着固定的轨迹行走,成为了难以更改的习惯,她就这样,得过且过地过着每一天……”
渐渐低沉的语气,越来越紧地拥抱,那天的我们,到底聊了多少话,只是有一种预感,我们的生活,在那一刻改变……
如果,像周围大多数人那样,现在的我们又是怎样的,为什么,整个世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在午后的阳光里,借着未来模糊的影像,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