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1/2)
帝京。
夜色苍茫。
吏部郎中黄凌宅。
一道黑色的影子,以优美的弧线滑过夜空,悄然钻进阁楼的一间亮着灯火的窗子。
正在书房里奋笔疾书的黄凌,抬起头,眼中蓦然闪现惊喜之色!
桌上是一只模样凶猛、气度不凡的山鹰。鹰爪上,用丝线紧紧系着一个小纸轴。
这只山鹰名叫“闪翔”,乃是魏老侠多年饲喂和调教出来的灵禽,曾随魏老侠游遍帝国的东西南北、名山大川。后来,山鹰被老侠送给狄锋,成为他和黄凌之间互通密信的最可靠、最迅捷的使者。
放下手中狼毫,黄凌从闪翔爪上取下纸卷,在灯下摊开细看。
不一会儿,黄凌走出书房,唤来自己的贴身书童——小波儿。
“持我名帖,去工部司员罗玉家里一趟,邀罗大人来此一会。”
“遵命,老爷。”
帝京西城。王宅。
这轩辕帝国的最著名官阀世家,如今气氛压抑,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悲伤。
仆役们轻手轻脚,但又急匆匆地在各个宅院、房间中穿来钻去,连交谈都小心翼翼的,没人敢大声说话。
王家的最高长辈王玄,年龄已逾九十有一,最近又陪着外孙女婿去西北微服私访,结果不幸感染风寒,一病不起。此刻,他已到了灯枯油尽,奄奄一息的地步了。
朔原总督王翼、朔原提督王东、外孙女婿三皇子林德等亲人,御使大夫耿直、兵部尚书曹云龙等门生,都赶了过来,为这位家族领袖、帝国最著名的老政治家送终。
王玄躺在病榻上,周围都是跪着的低低抽泣的儿孙。
林德身份最尊崇,领头跪倒,伏在王玄枕边,泪水满面,无法自持。
在一片泣声中,翰林院侍讲古肇,如一只猫一样,推开房门蹑手蹑脚地走进来,附在林德耳边说了些。
林德惊讶不已,站起身来,跟着古肇走出房门、、、
司员,是京官中的最低一等。工部,又属于在六部中比较不受重视之一部。罗玉,江南人,年届四十,已经在工部当了将近二十年的小京官,一直原地踏步,从来未曾获得提升。
今晚,六部中最为显赫的吏部,掌握实权的黄凌郎中,突然派家仆邀他去家中一谈,令罗玉既有些兴奋,又有些惶惑。
“卑职罗玉,拜见黄大人。”罗玉当了这么多年的京官,帝京官话里还是摆脱不了吴侬软语的温柔痕迹。
“罗大人,不必拘礼,”黄凌笑道递过一张图纸,“这次来,是受人之托,请您看一幅船舶的结构图。”
“哦。”
罗玉接过图纸,在灯下仔细端详。
“此等船舶,卑职从未得睹。”看了很久,罗玉方惊讶地抬起头,面露神往之色,“然则构造机巧,船体庞大,形状流畅,尤其是桅、帆、舵的设计非常出色,定能抗大风大浪,适合远洋航行。”
“依卑职之见,此船非我中土之物,亦与周边罗济王国、东倭王国、湿鳄王国等属国的船只构造大相径庭,”罗玉沉吟道,“不知大人从何处得来?”
“果然是行家里手,一眼看穿哪!”黄凌拊掌道,“罗大人猜的不错,此船来自遥远的圣廷帝国!”
“圣廷帝国?”
“说来话长了,以后有机会再跟你絮叨详情吧。”黄凌道,“罗大人,有件事,能否请您相帮?”
“黄大人但说无妨,只要我罗玉做得到,一定不加推辞。”
“您能否写一份奏折,详细比较此船、与东倭王国的安宅船、与我国的福船,描述各自的优缺点,比较其作战性能、运输性能及适航能力等。”
“黄大人,您是要?”
“我要奏陈圣上。”
“哦,”罗玉闻言大喜,“卑职一定尽力。”
小司官之奏折能上达天听,对于今后宦途当然非常有利。
“罗大人,万不可草率,一定要精心准备,字斟句酌哪。”黄凌告诫道,“这份折子,不仅要交圣上披览,很可能,你还得要站在朝堂之上,与安相当面辩论。”
“这?”罗玉吓得一哆嗦,手里的图纸惊落在地。
“不要怕,只要你有道理,会有人给你撑腰的。”黄凌拾起图纸,重新递给罗玉。
“但是,黄大人,”罗玉感到手中的图纸几乎重逾千斤,“这样的、、、”
“罗大人,你是工部上上下下都公认的器械名家,为帝国改良了诸多武器和战船,这么多年来,也几乎每年吏部的功考为优秀等级。”看到罗玉有打退堂鼓的迹象,黄凌猛然打断他的话头,“可你知道,为你一直都没能获得提升么?就算熬年头,你也该熬到员外郎了,为连个小小主事都没有升上来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