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割牛舌案(上)(1/2)
县衙外,那面击怨鼓一尘不染,看得出来,这位主薄大人作了一番工作。进入内院,也可以感觉到主薄的用心,这院里的花花草草,都经过悉心的打理,即便是小石子路,也一样弄得干干净净。
进入正堂,看到木案上整齐地排放着两摞账本模样的东西。主薄大人一看包拯朝那边望着,这主薄连忙低声微笑道:“包大人,这是本县近几年来,所收谷物,租税账本,及近来案件处理档案,还请大人验收。”
包拯听后,脸上并没有起多大涟漪,只是客套式地说了句,“主薄大人,辛苦了。主薄贵姓?”
主薄大人一鞠躬,“劳烦大人挂问,老头子免贵姓李,家才排行老三,大家都换我李三郎。”
“李主薄,升堂之事,准备好了吧?”
“回大人,升堂所需一切器物,都已准备齐全。大人,是否现在升堂?我这就把衙役们叫进来。”
“劳烦李主薄了。”转而对公孙先生道,“公孙先生,你便坐于那处,作个笔录吧。”
“是,大人。”公孙策听完,便在师爷所在的位置坐了下来,拿起早已经准备文房四宝,依次排开。
包拯看到公孙策准备妥当,大喊一声:“升堂……”
“威武……”
主薄大人一听,立刻吩咐道:“把门关了。”
包拯见主薄大人吩咐手底下人的把门关,立刻道:“李主薄,升堂本应对得起这堂上悬着的‘明镜高悬’四字,今为何紧闭衙门?”
“回大人的话,本县多有刁民,倘若大开衙门,恐这些刁民说三道四,是以,紧闭衙门。”主薄大人隐隐觉得此人不太好对付。
包拯此时已经端坐于正堂木案之后,闻听此言,惊堂木一拍,怒道:“李主薄,本官到任之后,这种陋习必须改,现在打开衙门,让百姓上堂听审。百官做事,上对得起官家,下对得起百姓。”
“是,大人。”看你开开后,这些百姓会如何对付你,我也等着看热闹,李主薄心里暗道。
“把门打开,快点,你们还关什么,没听见吗?你们这群……”李主薄气呼呼地冲了出去。
这些衙役们一看,连忙把大门打开。本打算听审的百姓一见此等状况,先是狐疑了一阵,但很快便有人带头,走进大堂,站在百姓听审区。这一来,大家伙的胆子也壮了起来,也跟着走了进来。
包拯一见人手都到了,大喊一声:“带犯人!”
几名衙役把早已经静候在堂下的三名黑衣军士,秦良一伙人悉数赶至堂中,时不时还拿木棍敲打几下,嘴里面也在不停地催促着。
秦良站在下面,回头看了看黑压压的百姓,稀稀簌簌地在说着些什么,再抬头看看包拯黑沉着脸,没犯事,这心里头也吓一跳。
“啪!”一声惊堂木,“本官问你,你们可有谁,有功名在身?遵太祖令,凡有功名者,可当堂听训,不听跪。”
包拯见一众人等皆摇头不语,心知无一人有功名,便大声道:“既如此,为何见百官不跪?来人呀……”
包拯声音一落,两班衙役站了出来,棍棒一打,众人悉数跪下。秦良作为一名现代人,当从跪人,还真不习惯,但看着也躲不过去,也只能跪下老老实实。
“犯人姓甚名谁?家住何处?悉数报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