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往回撤(1/2)
中国有句古话,怒不行师。这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人在愤怒时,根本无法做出正常的判断,就如同这个李德明,本身是一个很不错的将领,如此一怒,如此一不服气,便做出如此下策,真真不应该呀。
李德明为人深沉有器度,多权谋。李德明为政最大的特色便是“依辽和宋”,同时向辽、宋称臣,接受两国封号,也就是俗称的“小人”。中国儒家所讲,一臣不侍二主,可是这个李德明干得却是风生水起,有声有色,而且两边都知道,却都没有把他怎么样。
最主要的原因呢,辽国的国界已经很大了,长久的和平,让辽国的皇帝们,已经不希望再打仗了,贵族和大臣也是如此。而大宋呢,想打,可是也打不过,再者人家都说了归附你,又不侵略你的领土,你着什么急。是以,两边都知道李德明这人,不老实,两面派,可又谁也不把他怎么样。
数年间,李德明专心往西攻打吐蕃和回鹘,夺取西凉府、甘州、瓜州、沙州等地。其势力范围扩展至玉门关及整个河西走廊。战事越来越顺利,让他有些忘乎所已,他决定先去试试宋朝这只大老虎。
当然他不是笨人,他打大宋,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的。一方面,辽国不但同宗同源的感觉,而且人家的骑兵也不赖,死士也比你多,没有必要去打这只根本就打不过的老虎。
打就得打自己打得过的,如同大宋。这只老虎看着挺大,可是对辽国一直都是以岁币结账的,对辽那永远是臣子的身份,虽然明面上是主,实则是仆也。
而且李德明还听说,宋朝的皇帝是新立的,政权主要掌握在刘太后身上,他想了一下,一个老太婆,她有什么好计谋,便带着人马去试了一试,结果还别说,效果很明显,大宋的地方官,根本就不守国土,只要自己打,完全不用什么战法,便可获胜。
这些大宋官员呢,走的时候,不但留下许多百姓,而且自己要的粮食、铁器那都是要多少有多少的。如此一来,他便从大宋拿东西,然后再用在吐蕃、回鹘上。
还别说,这一套方法,那是很管用的。大宋看了看这个西夏东打西打一下,拿走一些百姓,拿走一些东西,那无所谓。天国大朝,对于这些东西,好那是要多少有多少,若是出兵攻打,那不知道要死多少百姓,得用多少银两。
权衡一下,大宋朝廷便没有再有什么动作,任期乱来。李德明一看,也就越干越带劲,要粮食、要铁器,要茶叶,无论他要什么,大宋都给,即便是人,一样也给。
由于李德明采取取宋之物什,然后攻打回鹘、吐蕃,“国家”越来越大,实力也就越来强。对内也能专注于经济发展,使辖区内农业有较大的发展。有了这个实力,他便不打算只打回鹘、吐蕃了。
它们两个国家虽说,可毕竟是西北边边陲之地,打下来了,人没有多少,东西没有多少,光有块地,那济得什么事?
是以,李德明已经不完全满足于“打秋风”了,他想自己收到一块地,然后让自己的牧民多一块地方可以放牧,听说,越往里头,大宋人民越富有,东西也越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