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刘备丢官(2/2)
还有,皇帝吃的鸡蛋,可能上百铜币一枚。特别圆的,估计要上千铜币。所以,皇家吃鸡蛋,也是奢侈品的。反正,皇帝不喂鸡。下人说这样的鸡蛋比较金贵,那就是比较金贵了。
皇帝就好比一家之主,家里的开销大,自然希望手中的钱越多越好啊!可惜,前面几种方式来的钱,那是固定的、有数的。而且,刘宏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底,结果遇到了黄巾之乱,不得不花去大半,去财消灾了。
现在,想要快速弥补损失,卖官无疑是一条捷径啊!
不过,卖官,那是丢人现眼的事情,刘宏自己是不方便做的。不过,有的是人能够当刘宏的黑手套,比如:十常侍。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十常侍是不会封赏有功之臣官职的。因为,这些官职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封赏出去,也就变成无偿赠送。
因此,刘关张三人,虽然立下大功,却迟迟得不到封赏。所以,他们三人整体无所事事,在街上闲逛,逢人便诉苦,告诉路人他们的大功。
无巧不成书,刘备三人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祥林嫂般的诉苦,终于传到了郎中张钧的耳朵之中。张钧听后,以为得到了扳倒十常侍的契机,于是跑去同灵帝刘宏谏曰:
“昔黄巾造反,其原皆由十常侍卖官鬻爵,非亲不用,非仇不诛,以致天下大乱。今宜斩十常侍,悬首南郊,遣使者布告天下,有功者重加赏赐,则四海自清平也。”
十常侍听后,慌忙解释曰:
“张钧欺主。”
刘宏便令武士逐出了张钧。
其实,也是这张钧没有眼色。十常侍卖官,幕后的老板可是灵帝刘宏的。你跟一个强盗头子投诉,说他的手下有抢劫行为,岂不是很可笑?
所以,刘宏逐出张钧,而不是直接乱棒打死,已经是非常客气了啊!
不过,十常侍还是非常有眼色的。他们稍微一打探,便知道是刘备三人“不得除授,故生怨言”。因此,十常侍便决定顾全老板灵帝的面子,先安排刘备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之后再秋后算账。
自此之后,十常侍通过卖官,更是把持了各地的官员任免。一时间,十常侍权势滔天。敢不服从者,轻则罢免,重则斩首。百官皆不能与之相争。
既然掌控了大局,而且有灵帝的支持。十常侍却开始把黑手,伸向了屡立战功的破黄巾将士。向他们索取金帛,敢不从者,皆免之。
就连功劳最大的皇甫嵩、朱儁,皆不肯与金帛于十常侍。被张让、赵忠等人,俱奏罢其官。皇甫嵩、朱儁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而家底颇厚的孙坚、王睿、李棠等等不少有功劳的将领,因为都有人情在,而且都还乖乖的交了份子钱,所有,他们自然也都如愿以偿了。
至于曹孟德之流,本身家族势力就庞大,而且亲近十常侍,所得到的待遇自然不差。
不过,像刘备这样的,要家世没有家世,要背景没有背景,要靠山没有靠山,甚至连老婆本都扣扣索索,舍不得献出来。所以,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冷板凳了。至于,因此更得罪了十常侍,自然是没有好果子吃,小鞋子不穿就没有天理了。
且说,刘备在安喜县当县尉,日子过得清汤寡水的。适逢督邮来视察,刘备扣扣索索,也准备了一份厚礼。可惜,这督邮就是来找刘备麻烦的。厚礼照收,却反过来要治刘备行贿之罪。
刘备见祸事躲不过,只能唤关羽张飞,打出了一条路,落荒而逃去了。
由是,朝政愈坏,人民嗟怨。而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天下,各处又开始骚动起来了。
最南边,交趾的“柱天将军”,因刺史贪婪残害百姓,起兵反汉。
十常侍改以贾琮为交趾刺史,前往征讨。
贾琮到职后,广招天下英豪,前去镇压反叛。而后,论功行赏。
真实的历史上,确实发生了交趾百姓造反。不过,系统为了增加趣味性,将这一事件推迟了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