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内忧外患社稷崩(3)(1/2)
(五)
紫禁城乾清殿,君王震怒,百官俯首。
“叛乱?”武宗目瞪口呆,双手紧紧握住龙椅,一时间惴惴不安。
鸡皮鹤发的李东阳趋步上前“甘肃安华王以清君侧为名,突发叛乱!携宁夏指挥使周昂,杀总兵姜汉、镇守太监李增,巡抚安惟学,以及少卿周东等武官,夺取军权,聚众数万,一路放狱囚,焚宫府,劫库藏,夺河舟,大肆勒索庆府诸王,掠夺金币万计,充做军资,同时分封将弁,把守关隘!欲与朝廷分庭抗礼!”
“岂有此理!”武宗如梦方醒“清君侧?指的是谁?”
百官面面相觑,只见杨廷和作揖道“司礼监太监刘瑾!”
武宗一怔,陷入沉思,过了许久,启唇道“你们可有良策?”
“老臣认为,自靖难之役之后,鲜有清君侧一说,恐怕是民间积怨已深!圣上理当严惩首恶,安抚民心!”李东阳稽首道。
武宗眉心一蹙“你话中有话,所谓首恶是安化王?还是刘瑾?”
百官缄默,落针可闻。
武宗凄然一笑,心想文武百官在刘瑾如日中天之时,无不趋之若鹜,现如今刘瑾大难临头,他们只会独善其身!皆是两面三刀的人物!
“启禀圣上,西起叛乱!俨然,安华王与刘瑾均是罪魁祸首!安华王犯上作乱,罪大恶极!但刘瑾身为圣上近臣,不劝诫圣上勤政,反而独揽大权,朋党比周,且鱼肉百姓,作恶多端,使得民怨沸腾!”杨廷和义正词严“之所以安华王一呼百应,从者如云!也说明黎民百姓恨透了刘瑾!”
武宗面色铁青“你的意思是说,刘瑾狐假虎威,朕也是罪魁祸首?”
杨廷和忙低首道“圣上恕罪!臣只认为,民心乃社稷根本,不可违!安华王叛乱就是社稷动摇的先兆,以免他们变本加厉,愈演愈烈!圣上应当诛刘瑾,平息民愤!这样一来,安华王就师出无名,麾下乌合之众也作鸟兽散!到时,圣上不必费一兵一卒,叛军不攻自灭!”
武宗沉吟不语,心想你们一心要诛杀刘瑾,就不是朋党比周?刘瑾好比朕的左膀右臂,岂能弃之不顾?当年你们如狼似虎,结党营私,若不是刘瑾协助,朕早已沦为傀儡!
“请圣上当机立断!”百官俯首,异口同声。
武宗浑身发颤,眼前景象似曾相识,胸臆间有种窒息感隐隐作怪,心想虽说君王不与百官争执,但一味妥协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
“三年前,你们也是这么劝朕的!”
武宗话音刚落,殿下鸦雀无声,要知正德二年,以李东阳为首的文武百官联名上书,要置刘瑾于死地,结果适得其反,不仅刘瑾为首的八虎势焰熏天,而且诸多官员遭到了报复,南昌仇府灭门便是其中之一!一时间风声鹤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