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抄袭者谁(1/2)
众人的目光齐唰唰顺着黄梦熊的目光望去。
杨承道:“岂敢岂敢,黄兄谬赞。”从袖里取出一张烫金请贴,道:“这是杨某昨天接的请贴,刚才在画舫外,却被告知此贴是假的。不知清之兄可曾邀请杨某?”
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与黄梦熊等一介五十多岁的老儒称兄道弟,听在众人耳中,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画舫外的事,已有人禀报杜铭。此时见杨承果然一点面子不讲,拿请贴为难他,大为愠怒,面上却不显,道:“杨兄弟说笑了,请贴哪有假的之理?”
要是那起子懂人情世故的,杜铭这么说,就该就驴下坡,一笑置之。可是杨承显然没这样打算,不仅没把请贴收起来,还一本正经道:“贵府下人确实这么说,当时好几人在场呢。罗兄,你是看到的。”
罗世贤从来不是一个圆滑的人,听杨承问他,马上站出来作证:“确实如此。”
杜铭差点没气晕过去,决定以后再也不请罗世贤这根木头了。
“想必是新来的下人不懂事,管家,你去看看,处置一下。”杜铭故作淡然,心里早把杨承恨得牙痒痒的。
画舫是杜铭自己家的,他办诗会,侍候的是府里的下人,管家自然也跟着。
管家答应一声自去,不一会儿,高个子豪奴被送了进来,随后杖二十大棍,开格出杜府,自谋生路去了。
伍秉谦冷眼看着这一切,暗自庆幸当日没有得罪杨承,要不然指不定被杨承怎么收拾呢。可是,这人却也留不得,趁他没有功名在身,让他永不能翻身才是正理。
杨承瞥见伍秉谦眼里闪过一丝寒光,只冷冷一笑。他从没见过杜铭,杜铭从不认识他,为何会两次让人给他下贴子?要说其中没有伍秉谦捣的鬼,杨承是断然不信的。
乐声响起,婀娜多姿的舞女跳起舞来。
既然是诗会,自然要作诗,不少人把自己事先反复推敲所得的诗作写了出来,唯有杨承与程友湛低声说话。
程友湛向杨承述说他的应试经历,十分惨痛:“……老弟,你是不知道啊,这一期为兄本来准备十分充分,原打算一举中第。没想到运气不济,居然分配到臭号。茅厕的臭味儿臭不可闻,熏得为兄差点晕倒,脑子里都是臭味儿,哪里写得出圣贤文章?”
这是他第几次参加会试来着?真是悲催啊,因为分在茅厕隔壁,白瞎了一场考试,不仅要等三年,还造成十分可怖的心里阴影,就是在午夜梦回之时,也会梦到臭号的恶臭而惊醒。
杨承自然报以十二万份的同情。
两人正说得热闹,伍秉谦来到杨承身边,道:“杨贤弟为何没有作诗?可是写不出来,若是一时不能写就,愚兄这里有旧时诗作一首,贤弟若不嫌弃,不妨一用。”
他为了与杨承撇清关系,不惜自降一辈,以“贤弟”称呼杨承。
不知情的还以为他真是好心,有旧诗作一首,可以借杨承应付眼前的场景,不致人人有诗作,只有杨承两手空空,实则此举十分恶毒。若是杨承真的接受他的“好意”,只怕他会当场翻脸,揭穿杨承“抄袭”他诗作的“嘴脸。”
程友湛不明所以,愕然望向杨承,难道杨承连一首诗也做不出来?今天的诗会并没有限定题材,只要是诗词,以什么为题都可以。
杨承笑了笑,道:“多谢世伯,你还是留着自己用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