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求战心切(2/2)
“哦,母亲,这几日北方战局变化极大。孩儿推算,正月前后,出征的旨意便要到了,这几日便忙于推演破敌之法。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孩儿既然为国家执干戈,这功课便不能落下了。”
冯母看了儿子一眼,“那也不是这种劲头,就跟见着宝似地。”
“母亲有所不知。不是见着宝,而是棋逢对手。那响马贼首领孩儿原是见过的,此人心思深沉,早有不臣之心。孩儿想剿他已是许久了。此番这厮现身,正好在疆场上将其剿灭,为国家除一大患。”
“国家大事,我一个妇道人家是插不上嘴。不过,兵凶战危这句话还是听过的。再则,听说那些个响马也多是苦出身,逼上梁山。你若真要领兵平叛,可不能跟对付鞑子一般往死里打,得饶人处且饶人,不好多造杀业。”
冯虞心想,母亲实是菩萨心肠,想来是这两天看自己一副杀气腾腾的模样,这才叫来训诫几句。“母亲吩咐,孩儿自然谨记。此番马户造反,说来也是刘瑾倒行逆施所致,罪无可恕情有可原。首恶必诛,胁从不问,孩儿心中自然是明白的。待战事平息后,孩儿还要向陛下建言,廓清吏治,抚恤流离,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你心里存着这念头就好,倒是为娘多嘴了。”
“可不能如此说,母亲走的路长,本就该时时提点孩儿才是。只可惜孩儿在京为官,不能时时聆听教诲。……对了,母亲,要不开春之后,您带了依妍、阿云与孙儿,齐到京师住上些时日。一来看看北国风光,二来也好让孩儿能多尽些孝道。”
冯母抿嘴笑道:“有这份心就好了。年后你不是要挂帅出征么,咱们老的老小地小,去做这累赘干嘛?”
冯虞说道:“这无妨,年后是否出征还两说呢。在福州呆着,咱们是天南海北见不着面。到了京师,就算孩儿出征,也还有回京述职的时候。再说了,京师可比福州热闹十倍不止。母亲横竖在福州也是无事,只当是散心了。”
冯母点头道:“行啊,我再与依妍、阿云商议商议。就怕两个小的经不起颠簸。”
“陆路如今是不好走了。孩儿打算安排下大海船,春天风浪不大,走海路舒服些。沿途又有兵船随行,莫说是一般贼寇,就是一国水军也不是咱们的对手。至于晴晴、二郎,也得让他们出去开开眼界,怎日腻在爹妈臂弯里能有长进。”
“行啊。回头你也与依妍、阿云她们说说,看她们有何想法。行了,回去吧。你也早些歇息,破贼也不急在这一时。”
数日后,又有战报发来。响马贼分兵后,陆完挥师追堵赵燧、杨虎、刘惠一路,连打两仗,杀伤甚重。可惜贼军主力窜出重围,踏冰渡黄,突入河南境内。不过突围中,悍匪杨虎、杨宁战死。
趁着明军主力追剿赵燧,罗梦鸿星夜奔袭济宁府,打得漕军、旗兵措手不及丢盔弃甲,一举烧毁官军粮船一千二百余艘,劫得粮食无算,待追兵迫近,又带着贼众绕了个大圈,潜行北进,隐隐有窜犯京师的模样。
见平乱战局不利,大年三十,正德的诏书终于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