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这也是条老狐狸(2/2)
李东阳点头道,“原来如此,也不无道理。不过,这些个私商若是在台湾站稳脚跟,勤修甲兵,日后难保不起窜犯进图之心。”
冯虞连连摇头。“台湾情形我也略知一二,除了树多鱼多,不产金铁,不产丝棉。落脚在此,虽说饿不死,可要想富国强兵,实在是有些缘木求鱼。若说此地还有可取之处,便是位居东洋、南洋之间,做个中转商栈,倒是颇适宜。想来这些私商寻此处落脚,多半还是打算做生意地。再则,若说威胁我大明,北边的鞑靼只怕是更凶险百倍。”
李东阳想了想,说道:“嗯,或许是如此。不过,南洋那些汉人打都督府旗号,似乎未存悖逆自立之心。南洋为汉人控驭,总比蛮夷占据要好,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过,你若有门道联络上那些所谓私商。便给老夫带一句话。经商逐财,老夫懒得管,哪怕是想做一方豪强也无所谓。咱们汉人开疆拓土追亡伐远之豪情壮志自汉唐以降,已是日益淡薄,老气横秋,有这么一帮开疆之士,也未必不是好事。不过。若是得陇望蜀,起窥伺之心……我大明奉天承运雄居中原。仁人志士如过江之鲫,车载斗量难以穷数。莫要打错算盘,一失足成千古恨。”
冯虞越听越觉着李东阳似在敲打自己,忙说道:“阁老之言,可说是推心置腹语出至诚,虞一定设法带到。想来那些海商只要诚良为泯,必会将阁老地话牢记在心。”
“那就好。”李东阳又换上一副笑脸。“国城啊。老夫有时便想,国城你如今已是功成名就富甲天下,说句志得意满也不为过。可偏偏是如此年轻,日后总不成就此歇下享清福了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
冯虞心里说道,这还是变着法子探我地底啊。口中便应道:“虞虽有小成,心中却仍有期许。说来不怕阁老笑话,说起经商,虞想成当世范蠡;说起为官。虞想做大明霍骠姚,为我中华开疆辟土,也赚个彪炳史册。”
李东阳点头道:“其志可嘉。不过,兵者,国之大事也,穷兵黩武。须防秦、隋前车之鉴。你可曾想过,为何历朝历代定鼎之后,无不偃武修文?”
冯虞答道:“创业容易守业难,谨慎守成也是难免。此外,劳师远征难免劳民伤财虚掷国力。”
“原来你心中都已有数。那为何……”
“若能以战养战,以强兵而求富国,脱开治乱循环,求得大明不朽基业。阁老还会排斥用兵么?”
“能有这等事么?”
“事在人为。”
“如此说,老夫倒要拭目以待了。”
冯虞冲李东阳一笑,抱拳道:“虞定不令阁老失望。对了。此次剿贼战事。阁老有何指教?”
李东阳大笑:“这个如何来问我。老夫也就是磨磨嘴皮动动笔的功夫,打仗。差得远了。老夫若是当真在行,就不会放马中锡、张伟那两个饭桶出去丢人啦。一句话,该怎么打,就怎么打,放手去做。后头有老夫担待,莫要担心有人掣肘。”
冯虞大喜,谢过李东阳,随即起身告辞,却给李东阳拦了下来。“吃过饭再走。若是没记错,你这是第三回到老夫家中,每每来去匆匆。不知道的还说老夫小家子气,连碗饭都不肯管。再一再二不能再三,今日就在这里随便吃几口再走不迟,莫要驳老夫颜面哦。”
冯虞一脸苦笑。今日与这老狐狸过招,满背的冷汗,实在是费力。不过话说到这份上,冯虞也实在不好再说些推托之辞。
这顿饭虽没有山珍海味,却也是有鱼有肉,吃来颇有滋味。看来这位李阁部于饮食之道还颇有些小讲究。
两人山南海北地一阵闲聊,便说到冯虞经营的大食堂等诸般产业上头。李东阳好奇地问道:“虽有一通百通之语,可毕竟隔行如隔山。国城,你如何能做起这么多产业,且不做则已,一旦做起来,皆是好大买卖。”
冯虞细想了想,说道:“阁老,历来说起商人便是一句无商不奸。其实,做生意讲究并不在此。贱买贵卖的道理哪个都懂,可哪处地货贱,贩往何处卖得贵,如何运货省钱又不误事?众人一道经营,如何能让四方宾客单进你家店,进了店如何引人解囊?这都是讲究。此外,如何拿捏刁钻客户,如何应对那些贪官酷吏地痞无赖,如何让店伙卖力干活,如何与同业一拼高下……难哪!不过,若是能通晓其中奥妙,还真是一通百通了。”
李东阳叹道:“不容易啊。果然是行行皆有学问。自从刘六刘七乱起,老夫便总在琢磨,千百年来,历朝历代莫不重农抑商,为何每到中世,流民起事便此起彼伏,国家败亡多肇因于此。唯宋代不抑商贾,偏偏民乱不成气候。想不通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