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仆不仕也(2/2)
伏泉和贾诩行礼完毕,便坐于张府奴婢专门为客人准备的蒲席,然后在张奂拿起箸匕食用食物后,众人这才持箸匕食用诸般食物。
许是张奂年长,牙口不好,这次餐宴做得也是非常简朴,碗里多见素菜,伏泉并未在意,对他来说今天就是啥也没有,只要能劝服张奂出仕便好就够了。
古代讲求食不言寝不语,宴中无话,餐宴之上,那年少顽劣的张猛却是异常老实,真正做了一个听话的“乖孩子”。伏泉见到,张奂见到自己这小儿子这般模样,十分欣慰,连连点头,暗道果然天下间的父亲都最疼小儿子无疑。
目下张奂诸子中成就最高者毋庸置疑,乃是长子张芝,毕竟现下已是书法大家,名声愈远,可他文才有余,武略不足,稍显不美,加之以其秉性,定不会出仕,在如今这个以家世名望论及家族地位的时代,出身几乎决定了个人的一切,如今长子坚持书法不出仕的话,对于张奂而言,无疑会显得厌弃。
虽说张奂当时因为窦武一事,而不喜宦官从而归辞田里,但并不代表这位大汉名将仕途上不想更进一步,他的心里只是希望自己仕途上升,却不会在士人之间留下坏名声,不想像段一样,上位三公,名声已被士人唾弃,终究三公之高位,是这个时代每个出仕之人的梦想,也是他们家族想要更进一步的辉煌名望,家族里出一个三公和没有三公简直在社会的地位完全不可同论而语。
反之,这个小儿子顽劣壮实的张猛却是更像张奂,自古顽皮好武者,日后多以军事闻名,加之张猛明显更爱舞刀弄棒,长于武略,老子历来喜爱肖似自己的儿子。再加上张猛又是小儿子,是张奂六十岁左右任武威太守时,老来所得幼子,自是疼爱非常,所以才有张猛初现伏泉时,
当时其妻子怀孕,梦到张奂带印绶登楼作歌,后来张奂寻来占卜为此梦做解,占卜者言,“必将生男,复临兹邦,命终此楼。”最终,才有了这个小儿子张猛,大概是一方面是张猛为小儿子,令一方面是这占卜之语对张猛未来十分不好,汉代之人多崇尚迷信,张奂一家自是信任占卜非常,所以张猛即使再顽劣,其父兄也只是告诫为主,不忍多加惩罚,张奂如此重视喜爱,也不足为怪。
饭后,众人随张奂来到正堂,在奴婢送上茶水以后,张奂便屏退了伺候的奴婢,饮了一口饭后茶水后,这才望向伏泉和贾诩道:“二位领兵北上,却绕道华阴,见仆这田里粗鄙之人,不知有何要事?”
伏泉一直没找到话题切入,如今得到张奂询问,自是立即起身行礼道:“此番来并无他事,乃奉陛下旨意,请张公出仕也。”
“诸位请回,仆不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