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师从蔡邕(2/2)
杨云心里一喜,久经世故,他怎会听不出蔡邕的言外之意当即顺水推舟道:“犬子尚未从师,您若是不嫌弃犬子高攀桂枝可否拜在您门下?”
“子寒聪明伶俐,就算严明兄不开口,某也得将他收在门下指导一二呐,呵呵呵。”蔡邕颇为得意的捋须轻笑道。
此时他心里却突然觉得很不是滋味,尤其是在听到父亲为了自己能得到名师教诲,不惜自降身份用了“您”字之后,蔡邕是大儒没错,但他更是士族,士族就有士族的秉性!
历史上他因为一直得不到汉帝的重用,在董卓乱-政之后突然受到董卓的器重,他便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迎合董卓,他的死更是因为在王允的宴会上,感伤董卓的死去而被王允下放到牢狱最终死去。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他没错,谁对我好我对谁好天经地义,但从他作为一个儒学大家来说就有损骨节!
想到父亲因自己卑身于士族,自己猛然坚定了之前的想法,那就是铲除士族阶级还世间一个公平而不是只有平等,自己就是因为前世的狗官才流浪到这,那个狗官放到现在活脱脱就是一个士族,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士族!
片刻后,他还是奉上了一杯茶,认认真真的磕了三个响头,语气恭敬的说道:“见过老师。”他对事不对人,蔡邕的才能不可否认否则也不会后世留名,取长补短的道理自己还是明白的,再者说父亲为了自己,已经那么委曲求全,他更不会因自己的情绪白白浪费了这次机会。
“甚好,甚好”蔡邕笑得合不拢嘴,话锋一转又道:“不如这样吧,严明,你让子寒到某府中住上些时日,一来可以让他离家锻炼锻炼,二来也方便某教导他,你看如何?”
“伯喈兄所言甚是,正合我意,也省的这小子成天待在府上让某不省心。”杨云眼中笑意更甚,连忙出声应了下来,他本就巴不得这样,如此一来汴儿受到指点的机会也会更多。
杨汴拜入蔡邕门下一事既已敲定,杨家上下自然款待了一番蔡邕以示感谢,至天黑,蔡邕已觉有几分微醺,起身告辞离去。
翌日,汴氏一早就帮杨汴收拾好了行李,把杨汴送到门口时,汴氏却再也忍不住不舍之情,眼中泪珠不住的往下滴,抽噎着却语重心长的说道:“汴儿,到了蔡伯父家可不比自家要守人家规矩,可怜你这么小就要离家,为娘实在是不放心呐,嘤嘤嘤……”
自己实在是不忍对视泪眼滂沱的母亲,六年了说走就走自己又何尝舍得?
“娘亲,别难过了,三弟能拜蔡伯父为师是他的福气,自然要好好珍惜,以后咱们杨氏都得靠三弟了呢,对吧?小子。”杨狄双眼微红却故作轻松道,杨汴心里杨狄是他唯一能说上话的,而在杨狄的心中又何尝不是,“三弟此番一去自己又得回到过去抬头看天的苦闷日子”杨狄自然不舍,却不能表现出来,因为他知道出了杨府半身不遂的自己,又有什么能力庇护杨汴,他真的怕三弟因为自己的不舍而动摇了离开的决心。
他努力压抑下内心的感伤,一副老成的模样安慰道:“好了娘亲,二哥,老师家也是在合浦并不远子寒又不是不能回来了。”说完蔡府来接杨汴的马车已经到了门前,自己狠了狠心头也不回的,大步流星往前走去只是小声嘀咕了句:“再见了母亲二哥,我只有变强才能够保护我们的家呀!”
看着自己三弟远去的小身影,杨佑却感觉那么的高大,高大到未来整个杨氏都可以在他的树荫下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