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师从蔡邕(1/2)
“伯喈?伯喈!蔡邕,蔡伯喈”?这可以说是自己见到的三国第一个名人了,还是位名动天下的大儒,历史上他在书法和文学上的成就可是不低。史料曾记载蔡邕因为直言进谏,而遭宦官诬陷被汉灵帝流放到南方,现在看来便是被流放到合浦了。
隐约中他觉得这也许就是那个自己一直等待的契机,不光自己颇为兴奋,自己的二哥杨狄也激动异常,几乎挣扎着从椅子上起来。
二哥比自己大八岁,早在自己出生之前他就遭到了仇家下-药暗害,虽然被抢救了回来,却下半身永久瘫痪只能靠仆人服侍左右。二哥自打自己出生以来就一直把让他当作“小孩”看待,疼爱有加有什么好的东西都第一个想到他。
虽然自己出生以后,全府都把自己当作麒麟儿呵护着,父母对自己的宠爱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却丝毫不影响着二哥和自己的关系,两人的感情一直温存如初,这也许就是血浓于水的兄弟情吧。
很多时候他都在想要是没有这个二哥自己在杨府恐怕得寂寞死,父母亲又忙除了这个二哥自己再也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交心的人,至于自己的那个大哥向来便是个纨绔子弟,对他压根不感兴趣。自己也想过唤醒人工智能,看它有没有办法治好二哥的腿,无奈一直达不到人工智能所要求的浓度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怨气。
见杨狄摇摇欲坠,他赶忙过去扶住。
“伯喈兄,自京城一别至今已有二十来载了吧?”杨云边斟茶边说道,脸上却掩饰不住因好友夸奖自己孩子,而来的自豪之情。
蔡邕眼中颇为沧桑,感慨的道:“是啊,想当年你我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如今却都已有家室,不得不让人唏嘘啊。”
杨云眼中闪过一丝令人难以察觉的黯然,旋即又恢复了笑意,沉思了半晌小心翼翼的道:“少年不饱经风霜又哪能老成,某听说了那件事,伯喈兄也不必丧气,既然来到此地就当是体验一番南疆风情,想必皇上也只是一时不察误信了小人谗言……”
蔡邕连忙伸手打断道:“严明兄今日是你我叙旧不提这些也罢,对了,不知你这杨门麟儿有了表字么?”他略微皱了皱眉,脸色依然是那般韬光养晦,并未有所变化。
杨云尴尬一笑:“你我认识这么多年你又不是不知道,某就是认识那个字它也未必认识某啊,一直没有给汴儿想到好的表字所以就拖到了现在,恐怕还得劳烦伯喈兄了。”
蔡邕捋了捋胡须稍作思索缓缓道:“不如就叫子寒吧,子既有谦让之意也有向圣人看齐之心,寒,梅自苦寒来,亦通涵,希望汴儿将来能做个坚毅又有涵养的人。”
杨云顿时眉飞色舞,拍案叫绝喝彩道:“好,真好,伯喈兄不愧是文风大师,就连某这个粗人都觉得好,汴儿还不速速谢过伯父。”
自己一听也觉得这字起得甚妙,心中很是喜欢,当下躬身揖礼道:“多谢蔡伯父,子寒虽尚在年幼亦会遵从伯父的苦寒教诲。”
蔡邕见杨汴如此谦逊有礼,看着他的眼神也越发欣赏,不由问道:“严明兄,你一个武学世家不知子寒,文道师从何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