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朱明 > 第132章漕运六

第132章漕运六(1/2)

目录
好书推荐: 北宋骄阳 龙珠:地球觉醒时代 神魔纪事录 王者荣耀之全能李白 变身IT女王 变身少女的文娱日常 网游三国之天下诸侯 最强茶道 领域:皆归尘土 你好,复仇者

不到一个月,十一月初,一百多万石粮食运走海路运抵天津港,卸到粮仓中。

整个运粮过程,除了在长江上倾覆了一艘三百来石的小船、在北直隶沿海发生了两船碰撞事故之外,一切都紧张有序,没有发生大的事故。粗略估算,从湖广走海路运粮到天津港,沿途消耗、费用比走运河要少七成以上。

………………

建奴在崇祯七年七月大举入寇大同、宣府、怀来,在山西、北直隶一带肆掠,京师震动,开始戒严,颁布勤王令。

然而建奴此次入寇,只是搂草打兔子,主要目的察哈尔的林丹汗,入侵大明只是顺带而已。

到闰八月,建奴逐渐退出长城,带着掳掠来的财富人口兴高采烈的回了东北老家。

京师解严,一切恢复战前的模样,正常上朝下朝、酒楼茶肆陆续开业,胡同花坊生意日兴,耍大刀戏猴的跑江湖又回到天桥边讨生活。

但从戒严开始就一路飙升的粮价却降幅不大。解严后粮价从十两一石降到了六两,很快又恢复到八两左右,并且还在缓慢上涨。

建奴寇边、山陕干旱、流寇突出重围在山陕河南川渝作乱,大明整个北方的粮食明显不能自给自足。

到十月,京城的粮价居然涨到比战前还要高。商家开始囤积居奇,百姓大都叫苦不迭。

崇祯皇帝在朝堂上大发雷霆。

“此朝廷危难之际,竟然还有人囤积粮食、哄抬物价。是嫌朕的刀子不够快吗?”

回到后宫,崇祯皇帝仍然忿忿不平,大骂“奸商、奸臣”。

周皇后笑语盈盈劝解道:“陛下息怒。或许事情没有那么坏。不是还有个二愣子替皇上分忧吗?”

“二愣子?”崇祯皇帝一愣,随即想起什么,笑道:“皇后也听说过这个总兵?也不知他的粮食到哪了?进京了没有?”

“昨天就进京了。”周皇后笑道:“听采办说,那个总兵派出一百多辆大车,插满旌旗,大摇大摆从朝阳门进京,守门的士兵都被那个阵势给吓住了。”

“漕粮一进京,京城的粮价应声而下。想来用不了多久,京城粮价就会恢复到正常年月的价格。”周皇后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年轻重兵有了一丝好感。如今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力为国分忧的臣子实在太难得了。

“这就好,这就好,百姓吃口饭不容易。”崇祯不迭道:“幸好有朱总兵这样的肱股之臣,国之幸事。”

“不对呀,”崇祯皱眉道:“为何用大车,而不是船?”

“大伴,大伴……”

“皇上……”王承恩忙跑过来。

“你去查查,朱顺明的粮食运输情况。他的粮食到了哪里?有多少?为何走陆路而不是水路?速速回报。”

别看王承恩平日里一副老实小心谨慎的模样,其实他手头的权利和掌握的力量着实不小。、

身为司礼监柄笔太监,他有批红的权利;身为皇上最宠信的太监,他有着常人不及的对皇上的影响力(当初朱顺明为保孙元化,还是通过徐光启走的王承恩的路子);王承恩还掌管着逐渐恢复元气的特务组织东厂。

情况很快查清。

朱顺明的粮食已经抵达天津港,还在陆陆续续运抵,完全可以赶在冰冻前通过海运全部运抵天津。

朱顺明也想过走水运进京,但被天津漕运司指挥范祥宇断然拒绝,只得改走陆路。

崇祯皇帝大怒,连夜下旨,一道给天津漕运司范祥宇,一道给淮安的漕运总督朱大典。

………………

范祥宇不是朱大典的嫡系,而是南京右都御史范景文的族人,官宦世家出身,才能坐稳天津漕运司指挥这个油水丰厚的职位。

崇祯皇帝的圣旨下到漕运司,范祥宇吓得屁滚尿流,赶忙往杨柳青码头跑,帽子掉了都来不及拾取。

崇祯皇帝在圣旨中将范祥宇骂得狗血淋头,将“祸国殃民”的大帽子给他带上,言道“若未能足量运粮进京,当革职查办,株连九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抗战之民兵传奇 穿越女尊之种田也幸福 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