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节 砺锋初显(二十九)(2/2)
“在墨子看来,天和鬼神一样虽然看不见却是无处不在的,都是有意志、有情cāo的,它们全知全能且奖善惩恶。不同在于,天是万事万物的主宰,鬼神则是天的辅佐。墨子信鬼神不是为了张扬宗教,而是为人的行为制定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和道德标准,他指出在现世利益和权力之外,更有一个超然的、无所不能的存在节制着人世,要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
“墨子认为人的行为是能够改变的,而上天对他的奖惩也是对应有变化的,因此人的命运可以由自己的行为来决定,并不是不能自我控制的,通过努力奋斗可掌握自己的命运,凸现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观能动xìng。”
“人xìng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即人的本xìng或品德,本来没有善恶的区别,而是后天‘所染’,受环境、师长、朋友影响、教育的结果”
“墨家讲兼爱的同时,重视利在社会生活的中的重要价值,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即贵义,又尚利,把讲仁义与人们的实际利益结合起来,强调义利并重,义利合一,把‘利人’和‘利天下’看作追求仁义的志士最崇高的目的。利是天下的利,百姓的利,是多数人的幸福,他站在平民立场上,对王公大人施政做出要求。利总与圣王之道联系在一起。圣人之道是以前的王公实践的为天下人求利之道,为当前的王公大人的施政树立了楷模。‘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以利人为进退取舍的标准,而且利人的范围是天下大多数的人,这就强化了墨家重利的人民xìng、进步xìng,不是导向自我中心的自私自利,而是追求天下、国家、人民之大利与公利。墨家认为,人人如果亏人而自利则势必会互相残杀,最后对谁都不利,对国家也没有好处,所以必须加以反对,要把公利,即国家人民之利,尤其是下层劳动人民之利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和最终价值导向,并用来评价和选择一切。”
独孤熊终于自己使了使劲把下巴给合上:“他们不是为了钱什么都可以做的亡命徒吗,天生yīn险残忍的刺客……”
“呵呵,小熊啊,人云亦云是不可取的,我给你讲讲墨者接受的军事教育你就了解了。”老韩看了看脸sè已变得正常的沈百万,他颤抖的手臂暴露了此刻他内心的感受。
“墨子反对一切不必要的奢侈浪费,礼仪可以简略,生产不可懈怠;强调节俭求富,艰苦朴素。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其生也勤,其死也薄’,‘以裘褐为衣,踽为服,rì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墨子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对他的弟子们严格要求,如果做不到,将有可能被开除出墨家集团。以量身而衣,度腹而食培养墨者吃苦jīng神。”
“墨子的弟子要随时准备打仗,学生和家属都应当有思想准备。墨子认为从军打仗而牺牲,是为实现理想事业而死,是死得其所,有价值的。‘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受其躯,赴士之厄困’,战争是生死的较量,缺乏勇敢jīng神就不能取胜,真正的勇敢有所选择的,是应当与智慧和道德相结合的。勇敢要以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为指导,讲究方式和策略。”
“墨子认为,小国只有靠实力和人民的团结才能保卫自己,战争一旦来临就要迅速动员军民紧急备战。除了军队之外,各个行业、各个阶层都要统统应征。不仅各级官吏而且各有一技之长者都要动员起来,纳入战时体制;不仅青壮年参战,连老人、妇女和儿童也要起来参与。老人不能直接参战但可以巡逻,维持秩序,妇女和稍大一些的儿童也可以参与后勤工作,这就壮大了守城的力量。”
“墨家说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战场上的拼杀,更重要的在于双方政治、经济、外交等诸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从物质、jīng神、天时、地利等各个方面都对备战提出了要求。墨家集团有各种工匠,他们技术jīng湛,制造了当时最先进的、大型的守城器械(如连弩车、掷车、转shè车等),在守城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还备有中型弓弩,小型弓弩,以适应不同的需要。墨者还把制陶、采矿、冶炼金属的一些技术,创造了‘窑灶鼓橐’,综合运用于守城战斗。墨者还认为‘苟利攻守皆战具’,如沙石、瓦砾、灰等都被当做杀伤敌人的武器。墨者不仅有武器装备,而且有城池防御工程,主体是城墙和壕池。墨者还有很多工程设施(如渠答、发梁、里门岗亭等)用来配合防御,其防御工程设施是相当周密严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