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端午节和粽子(1/2)
齐齐一想,还真是这样,这厨子要是不老实,能让人赶出来么,也就同意了林一的做法。
说到这里,林一又提醒齐齐:“那个叫小五子的老是爱问东问西的,尤其喜欢打探一些关键的事情,我怎么看着像是其他酒楼派来的,你要注意一下的,调查一下看是不是。”
齐齐把林一说的话放在心上,留心了几天,又派人跟踪,果然发现这人跟朝阳楼的掌柜的有接触,齐齐懊恼了一下当时选人时,自己竟然没有调查仔细了,亏得丫丫提醒的早,要不真的泄露出什么出去就不太妙了。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林一教会了厨子,自己果然轻松了很多。那厨子也真是个老实的,欣喜若狂之余,非要拜林一为师,让林一觉得自己没选错人之余,却又有些无语,百般推辞之下,林一只能这么告诉那厨子:“你这不是让我为难么,你看我技术都不熟练怎么能当你的师父呢,你要是不介意,我和你倒是可以做个忘年之交怎么样?你多多提点我做菜的技巧。”
那厨子叫陈小东,闻言想了想还真是,满口答应下来,在以后有闲暇的时间不是林一教陈小东新菜就是陈小东在林一做菜的时候会指点两句。
要说陈小东也算是货真价实的了,比起林刘氏更加的货真价实的大厨。林刘氏毕竟不是专业出身,虽然有训练过,可是比起陈小东这个大厨来说,很不够看。
林一有了陈小东的指导。厨艺更是突飞猛进,原来想不通的关节一下子就打开了。做的菜让陈小东说是有了灵气,原来林一做的菜只是按部就班。很生硬,可是现在做菜就好多了,做菜有了灵性和灵气,这才能算作是菜。
林一在领教了陈小东渊博的知识后,不由得庆幸自己没有在关公门前耍大刀,要不这面子可就丢了个尽,从此林一更是虚心的像陈小东学习了。
眼看着就快要端午了,林一想起前世吃的粽子,忽然觉得自己好似可以把这个作为新的菜式推荐出来。这芦苇叶这里可多的是,只不过大家都不知道有什么效用罢了。
林一就跟齐齐商量要收芦苇叶,齐齐派人去收,大小,参照林一摘回来的,新鲜的符合标准的一斤五文钱,晒干的呢一斤四十文钱。这晒干的价也就是林一试着定的,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有晒干的。
事情很顺利,就算是农村里的小孩子摘芦苇叶都不是难事。在各个村子里就流行着摘芦苇叶,大人小孩齐忙活,齐齐就按照林一说的,有多少就收多少。剩下的可以晒干了,明年再使。
眼看着芦苇叶越来越多,林一终于让齐齐喊停。不是没有财力承受了,而是怕这芦苇叶摘光了。以后只能干瞪眼了,当然这决定让一些人后悔怎么没有早些时候多摘一些。待齐齐派的人说明年还要的时候,大家这才定下心来,接受了这个事实。
林一收到芦苇叶的当天,就买了些糯米,包了几个肉粽子,要说这肉粽子可是南方所独有的特产,北方一般都是包甜粽子的。
前世林一就是南方人,只不过工作的时候去的北方,本身林一就是一个不喜欢甜食的人,吃惯了南方的咸粽子,再吃北方的肉粽子,林一很不习惯,现在有了机会,林一当然包的就是南方有名的烧肉粽了。
齐齐拿起一个粽子,学着林一剥开芦苇叶,因为这芦苇叶是新鲜的,因此粽子带着一股芦苇叶的清香,林一又在里面放了晒干的泡发的香菇,吃起来咸香可口,再加上这糯米糯糯的,齐齐吃了一个不由自主伸手又拿了一个,边吃边夸林一:“丫丫,这粽子真好吃,你都是怎么想出来的?真是,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林一微微一笑:“这可不是我想的,这是我师父说的,我只是负责做出来呢。”林一也不是胡说,林一曾经有问过洪松,结果洪松还真有在南方见过粽子,跟林一形容的一模一样。
齐齐也不在意,接着兴致勃勃的道:“是吗?哦,我好似也有听洪师傅提起过南方的端午节据说有赛龙舟呢,可惜我没有机会去看看了。如果咱们县也有些活动的话也不错,可惜活动太少了。”
林一也很怀念每次可以去看赛龙舟,那个场面很宏大,总是看得人热血沸腾的,氛围很好。因此林一的语气也很怀念:“是啊,要是有就好了。”
这时,齐齐又吃完了一个粽子,眼睛一亮:“对了,我觉得这个赛龙舟的故事好,到时用上了,也不错。对了,到时我们也可以每个老客户那里送上两串代表我们酒楼的情意,算是回报给老客户。”
林一惊讶的看着齐齐,第一次发现齐齐简直就是……林一都不知道怎么说了,没想到在这个时代还有人这么有眼光,竟然懂得了客户关系管理维持老客户的做法,本来林一还想要提一下的,看来是不用自己多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