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岂不怀归(3)(1/2)
贴虹去了半个月,未曾回来。
这半个月里,紫宛得李斗一力推荐,在名士圈中花声鹊起,李斗更不惜一掷千金,为她在长三里开了牌子,好不快活——诸位看官,前头说过,花深似海的姑娘分了几等几分,头等乃是书寓先生,次等便是长三姑娘。先生们每人能住一栋单独的小楼,楼前有匾额。长三姑娘则是每人一组套间,房门前画着她们的花名牌,上面必有一朵花、一个姓字、并一句诗词——因牌子是长条形、且上头要有这三件标识,故人俗称“长三”(见注1)。
当年妈妈从小女孩中挑出资质好的,培养她们侍客,这不过是群高级小粉头罢了,上不得台盘,直到有个客人,肯出大价钱为她们买下套间存身,正式的挂出自己牌子来,才算上路了,仿佛是秀才中了举一般,以后巴望着仕途风光、鸿途大展,都要从这次中举脱了秀才的青衣开始。就算是作不得大官呢,只要有了这块举人的牌子,也不丢读书人的脸面。
读书人要脸面,**也要。这块“长三”的牌子如此珍重,谁能不流口水?只是妈妈不肯叫“长三”二字掉价,开出了极高的挂牌数目,平白哄客人拿出那样大笔银子,岂是容易的。紫宛出道未久,就挣得了这样脸面,真是花国奇葩!一时院里院外都在哄传此事。
尤其是,李斗圈子里那干文人墨客为了给他捧场凑趣,邀了位丹青圣手亲自在长三牌子上细细描出一朵紫宛花来,并请了位书中圣手将六字题于牌上。你道哪六字?却是:“不知仙在人间”(见注2)!砑过金粉、刷了清漆,这牌子熠熠生辉,端正是旷古绝今。紫宛从此日日在这房中款贤会友、论诗谈文不提,一时风头无二,直到那一天。
那一天,写文的文爷、搞画的画爷、玩金石的金石哥、弄八股的八股佬,一起到紫宛这边来。娘姨大姐敬过瓜子、奉了手巾,众人发付了赏钱,金石哥就跑到墙壁前面去,对着一幅新写的手卷,呼李斗道:
“长庚,这是你送紫姑娘的体己?不是我说,你这手行草是越发的好了!浓淡有致,写尽胸臆——”
一旁文爷已笑道:“你别买椟还珠的尽夸这字,倒看他写的到底是什么呢?”金石哥方向上看道:“原来是首词,哦——“绣锦当年未展颜,眉自淹淹,愁自涟涟。缨裳裁尽怎成笺,心在云边,人在梅前。
“方信天涯尽柳绵,谁见神仙,谁羡神仙。琵琶翠盏送流年,不是痴颠,不伴卿眠。”(见注3)读罢了,旁人犹未说话,八股佬先笑道:“这末一句,可大有意味。”文爷接口道:“岂只有意味,还有故事呢!”众**奇,忙问是何故事。紫宛已飞红了脸,含笑只是不语。李斗就笑睨着文爷道:“偏你话多。怎么窗外大风不剪了你这条长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