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原来是饵(1/2)
第216章 原来是饵
点卯之后,是派发将军印。
将军印主帅和各位将军之间书信往来的凭证。仅限于本次出征使用。得胜班师回朝之后,主帅向朝廷交旨时,这些将军印也是要一并归还滴。
派发之前,早有一行内侍捧着二十几只将军印走下了门楼。他们一字排开,面对着将士们,站在门楼下。
将军印不过半只拳头大,用明黄色的绸缎包得严严实实,放置在衬着朱漆大圆盘里。每个内侍捧一只。点到哪位将军名字时,这位将军对面的内侍就会稍稍上前一步。
将军从他的手里双手接过将军印之后,首先就要叩谢圣恩。
皇帝会当众重申这位将军被委派的职位,并简单的鼓励一二。
这才算是正式的任命。
不过,各位将军的职位安排早就以圣旨的方式下达给了将军本人,只是在这里走一下过场。大家心中有数,所以,皇帝按着顺序挨个儿的颁发,而整个仪式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没有任何的枝外生枝。
前线的军情紧急,点卯仪式一结束,江守义和他的一万先头部队就紧急出发了。他们轻骑简装,没有带什么辎重,每名将士只带了三天的干粮。
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紧接着奉旨出发的是高静的部队。他们负责给一万先头部队督运粮草和作战的辎重。
江守义的任务是火速支援西北守军。按照皇帝的战略部署,他必须十日内赶到西北前线,援助陇西侯,以及寻找下落不明的陇西侯世子李浩天。
高静的任务就是要保证前头的一万将士不要断粮。
相比于江守义,她的任务难度大得多。因为车马负重怎么跑得过轻骑兵?这个时代的轻骑兵,三天三夜急行军三百里不在话下。而马车三天最多能行百来里。并且运粮队目标庞大,极易成为敌军的攻击目标。本身的安全问题就是个老大难。
再看看皇帝给她配得那些部属……萧焱表示不是一般滴担忧,心里暗恼道:愚蠢的女人,你逞什么能啊?
高静的部属基本上就是马场的那一般子人马。
任务派下来后,老罗头找高静谈过。按照皇帝的意思,高静和他这次是一块儿负责督运粮草。
督运粮草是一项极其危险,且至关重要的活儿。一般情况下,都是由经验丰富的老将负责。
老罗头当了多年的主帅,向来就很重视部队的粮草问题。在他看来,皇帝压根儿就没有让高静一个丫头片子担此大任的意思。督运粮草的任务其实是落在他罗威身上。
所以,老罗头告诉高静,自己会把马场的那一帮子人一股脑儿的全交给她带上。另外再由肖义和带领五百精兵协助她。而高静和肖义和的任务就是保护好大陈的秘密武器——十辆霹雳神弩车。至于粮草的事,由他老罗筒子全权负责。
不想,方案报上去后,皇帝迟迟没有批复。
直到临出发的前一天,皇帝终于就这个问题单独召见了老罗头。
皇帝还真让高静负责督运粮草,并且是专门负责江守义的先锋部队的粮草供给。理由是,高静的能力不错,江守义的能力也超凡,他们本是金童yu女,一起搭挡绝对错不了。老罗筒子要相信年轻人。
当时,老罗头象是被打了一闷棍,半天接不上话来。
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皇帝采纳了老罗头一半的人事配给方案。他答应把马场的全体将士配给高静,但是,却让肖义和带着五百精兵协助老罗头督运粮草,顺带着保护大陈的秘密武器。
同样也有理由:一是,马场的将士们能征善战,个个都是以一抵百的精英。有强悍的战绩为证——前年,漠北国的骑兵分队一路突破数道边线,孤军直入,最终是被京郊马场的将士们活擒;前几天,他们又不费吹灰之力全歼了漠北国的数百骑兵。
强将配强兵,皇帝以为足矣。
二是,江守义的先头部队的首要任务是为解西北战事的燃眉之急。西北危急。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最快,只有更快。要是带上神弩车的话,行军速度定会大大打折。
所以,皇帝认为十辆神弩车应和大部队同行。
三是,老罗筒子德高望重,许多事不必亲力亲为。不然,让他这个皇帝情何以堪?人家会说他不体恤臣下,为人苛刻滴。
所以,皇帝一定要给老罗头配个得力滴助手。可是,他又怕老罗筒子和社会各界以为自己是想插眼线……思来想去,皇帝决定就派肖义和带着那五百精兵去协助老罗筒子。肖义和是老罗头滴人,足以打消众人的猜虑。
皇帝是天子,施号发令根本就无需向臣下解释。可是,这一次,他却扳着手指一条一条的跟老罗头解释。再加之,他的口才本来就是极佳滴,讲起道理来,向来条条是道,泼水不入。
于是,可怜滴老罗头被他唬得是哑口无言。
高静和江守义都是头次上战场的雏儿,怎能独力担此大任?老罗头明明清楚这样极其不妥,却不知该从何驳起。
等他琢磨过来,皇帝早就大手一挥,非常英明神武的定论了:“就这样安排。粮草一事,事关重大。然,有罗爱卿在,朕可以放心的带着将士们与敌寇决一死战了。”
一顶大帽子扣下来,老罗头发现自己根本就驳不了。
回府后,他连夜派人去京郊大营给高成送信,约他秘密回府一趟,有要事相商。
刚好,高静和江守义因为要出征了,回来向罗毅等人辞行。于是,他们四个猫在前院书房里商量了近两个时辰,集体解读皇帝这样安排的用意。
江守义认为皇帝是对他们俩用阴招。这老头儿恨高静和他江守义入骨,欲除之而后快,只是碍于天家的脸面,不好公开下手罢了。这次,萧老头儿想借着敌寇的手除去他们这一对眼中钉。
话音刚落,老罗头和高成几乎是同时喝住了他。姑且不说他的话是大不敬,就事论事,皇帝也不可能拿自己的江山开玩笑。事关西北战局,数万将士的性命,皇帝会不知道这里面的轻重吗?
可是,高静却赞同江守义的看法。
首先,她和江守义也是不吃素滴。漠北国想灭掉他们俩是要费点儿力气滴。保守估计,西北的守军,再加上他们俩领着一万将士,抵挡个十天半月的,应该是不成问题滴。而十天半月滴,足够皇帝修筑工事,组织一场有准备滴反击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