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总角之宴 四十九 来日方长(1/2)
次日。
和风轻送,天清野旷。
罪人伏诛。
午门外,闻讯赶来围观的百姓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谁都不知道皇上为什么要判这人斩立决。看她斯斯文文的样子,即使被捆缚着跪于高台之上,却依然没有露出惊慌的神色。想来是个人物,却不知犯了什么罪,以致落得这个下场。
宣榜上只说此人罪大恶极,决不可赦,却并没有说明,她究竟是犯了什么罪。是以百姓们都交头接耳,纷纷猜测着原因,议论不休。
有人说是她诱骗了皇上的爱子;另有人说她是贪污了治理河渠的银两;还有人说她轻薄了皇上最宠爱的林皇君……
种种议论,不足而一。众人谈论着猜测着她帮过什么,却并不去想,她为什么要这样帮。
午时,阳气最盛,宜行刑。
黄土铺就的地上溅出大片的血花,早有人拉了新土来在一边候着。有人收敛首级与尸体;有人泼土掩去触目的血迹;有人回宫禀报人犯已经处决。分工明确,有条不紊。这个国家一如既往地运作着,上令下行,令行禁止,并不因为少了谁而罢工。
何况,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死的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罢了。
**********
“你要走了?”乍听这个消息,梁嘉楠一时愣住了。
姬扬也有些不舍:“事情都办完,也该回去了。”
“再过几日便是立夏祭祀,听说很好玩,参加完祭祀再走吧。”
“哪儿有别国太子参加他国祭祀的?”
“那——可是……”
看着绞尽脑汁找借口挽留自己的梁嘉楠,姬扬心头温暖,笑着拍拍他的肩:“又不是以后都见不到了。若有机会,你也可以到宇国来找我,届时我一定倒履相迎。”
话是这么说,但一想到从此再没人与自己高谈阔论,梁嘉楠依然觉得十分不舍。
但再是不舍,该走的还是要走。临行的前夜,梁嘉楠苦求了梁无射,终于得到外宿的准许,到驿馆来为姬扬送行。
席上姬青也在,起先碍着这个外人,梁嘉楠还注意着言行举止。但酒过三巡之后,他开始管不住自己的嘴,扯着姬扬的袖子,絮絮叨叨地说起话来。从要小心sars不要吃果子狸一直说到倒春寒不可轻视一定要多穿衣裳。
姬扬也带了几分醉意,顺着他和他一起胡说八道起来。
在被姬扬讥笑罗罗嗦嗦实在很贤惠很人夫可以马上出聘后,梁嘉楠怒了,大声道:“风雅的事小爷我也会!”
于是他开始背诗,从“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到“劝君更尽一杯酒”,到“孤帆远影碧空尽”。最后,梁嘉楠还高声唱起《朋友》。姬扬说没听过这曲子,梁嘉楠逮到这个机会便狠狠嘲笑他,居然连周华健也不知道。然后一句一句教起姬扬来。
唱完了歌,梁嘉楠又向姬扬表起决心来,他表示,一定会要在华国出人头地,混出个人样来,到时驾着八驾马的马车去看望姬扬。又问姬扬的愿望是什么,姬扬却只是笑,并不回答。这下又惹得梁嘉楠大大不满,一迭声叫着他赖皮,端起酒硬要灌他。
看着闹成一团全无男儿矜持可言的两人,姬青苦笑着屏退了左右,并吩咐他们切不可将殿下今日的“事迹”传出去。
折腾到最后,姬扬和梁嘉楠都是酩酊大醉,随意扑在桌上便沉沉睡去。姬青无法,只得将他俩移到榻上,除了外及靴袜,擦过脸,最后为他们盖好被子。
等到终于可以回房休息时,姬青长长舒了一口气。这几天整日忙着打点离开的事情,临去了又陪俩小祖宗闹了一场,实在是乏得狠了。但累归累,她却是始终笑着的。
很久没见殿下那么开心了,若这位小梁公子可以和殿下一起回去就好了。即使是在宇国时,也从未见殿下同谁家的公子走得这么近呢。
姬青思考了一下请将梁无射的独子请到宇国去小住的可能性,摇摇头,一声“可惜”才说了半句,便沉沉睡去。
夜间她做了一个梦,梦里是当年姬扬还很小很小的时候。她听说姬云飞回来了,欣喜地抱着小主人迎了出去。姬云飞带着倦意,却还是笑着接过儿子抱入怀中。同时,也没有忘了嘉许地冲她一笑。她当即涨红了脸,手脚僵得不知该往哪里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