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醉心东坡鱼(1/2)
“是呀,再苦再难,活着才好,但是,只要有情有爱,生活就不再乏味。”苏轼对文妃的话深为赞同。
“小弟我也是这么做的,我千里迢迢地前来拜师学艺,可不是让食客们吃得舒心么?看着客官们开心了,我这个店家才开心,哪怕苦点累点,也在所不辞。”
看过表演,大家尽兴而归。云飞猛然记得今天还要学习名家鱼的做法,早就听说东坡鱼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经典名肴。
按照苏轼的授意,云飞买来各种食材。
在学士厨房里,苏轼耐心地讲述道:“云飞贤弟,请将鲫鱼先抹上盐,肚里塞上大白菜叶。热油锅,将鱼与葱段一起煎至半熟,加入生姜片,浇上酱油与酒煮至熟。起锅前,切细橘皮,撒在鱼上,盛盘上桌。鲫鱼抹上盐加入少许酒略为腌一下,稍热油葱姜炸锅放入鱼煎一下然后用豆苗垫底鱼和葱姜放在上面淋上少许酱油,蒸熟。”
武侍卫们不再对美食的做法感兴趣了,到庭院中谈天说地去了,顺便不远不近地守护着主子的安全。
美人们也随他们到花开满院的闲庭溜达了。
文妃依然对什么都充满热情,哪怕刚才看演出累坏了。
“怪不得巴蜀菜追求色香味俱全呢,原来其中就有酱油在起着点缀作用。”文妃在心里默念后,忙问:“苏大人,请问食用这酱油有何好处?”
“马齿徒增的大哥我曾做过很多次地方官,亲自查看了各地的酱油醋和酒作坊,酱油是我大宋传统的调味品,它用豆、麦、麸皮酿造的液体调味品。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
“苏大人,何谈马齿徒增?学士之才,妇孺皆知,你把时光化作了一首首美妙的诗词,一篇篇经典的散文,这世上,还有谁敢说你马齿徒增?”
“好你个扫眉才子,可谓冰雪聪明也。”二人永远那么惺惺相惜。
文妃睁大了眼睛,惊喜言道:“果然是处处要留心皆学问,那何时出现这种调味品的呢?”
“酱油是由酱演变而来,相传早在周朝,就有制做酱的记载了。中国酱油之制造,历朝历代都是一种家事艺术与秘密,其酿造多由某个师傅把持,其技术往往是由子孙代代相传或由一派的师傅传授下去,沿袭至今。”
听说云飞要急着回去,朝云请来邻居帮忙做晚饭。
很快备好饭食,大家开心地吃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