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煦帝赏墨宝,文后制“诗签”。(1/2)
夜里,苏轼忍不住对朝云说:“你看,奇怪不,文妃娘娘一行在此地,无论玩多久,我们也不觉得厌倦,觉得时光还好奇妙,很快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是今天,这两个美人,不知怎么的,真有的让老人疲于应付,这么短短半天光阴,竟然有些度日如年的意味,好像生锈的锯齿一样拉不动似的,时光也变得滞涩而缓慢。”
朝云很识大体,顺着相公的思路,道:“是的,皇后娘娘,无论看什么,皆是流露出欣喜之色,多像你呢,孔子曰,四十不惑,我能活到四十么?五十而知天命,相公,无论多苦多难,你的天命就是追求快乐,无论你在何处做官,当地的百姓皆能受到你的‘蛊惑’呢;六十耳顺,可喜的是,相公你早就目顺耳顺心里顺了,文妃娘娘也难得可贵呢,小小年纪就能做到这“三顺”了,这是何等的造化。”
“谁说不是呢?好性情的人,就有着好命运好福气在等候着她,她来此的那几日,阳光是分外的亮,分外的暖啊,莫非天地万物,都要臣服于她不成?”
苏轼差点忘了朝云的问题,假怒道:“没想到你这位学生竟然如此愚顽,人们活到四十岁,岂非如睡觉一般,如探囊取物一般轻松平常?这么健忘,你忘了我刚才为你封的‘真久’夫人吗?”
虽然朝云还是有一丝执念,但心情还是被天气牵绊了,忍不住叹息道:“更奇怪的是,今日的天气突然就变得阴沉沉的,难道,愤懑怨怼之人,就只会带来阴森可怖的天气吗?”……这对“六真”伉俪谈了好久好久,最终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大姐二姐回宫了,内监宫女们闻香而至,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学士的墨宝肯定要想请万岁御览了。”
“娘娘们亲自从远处买回玫瑰,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呢。”
“谁说不是呢,以前说娘娘们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其实是不全对的,她们偶尔也能吃点苦呢,说不定这些玫瑰花还扎着了美人们的玉手了呢。”
听着仆侍们的议论,美人们装作没听见,只在心里偷着乐呢!
文妃听说美人们押送着学士的墨宝,而马太医押送着满车的玫瑰花,顺利返宫,她凤颜大悦,边走边赞:“万岁,您可不要错过了千载难逢的良机,他们,载回了满车满舆的书馨花香啊!”
文妃陪着万岁前来迎接,文妃恭喜大伙平安返回,请大家坐下来,汇报汇报此行的经历,帝妃二人对学士讲的两个故事都很着迷。文妃热情宣布:“马太医医治学士有功,赏纹银10两。贤妃姐姐此行游历,不辞劳苦,也增长了不少见识,赏纹银10两。二姐在尚未恢复体力之时,甘愿陪同大姐游玩,可谓伴驾有功,赏银11两。安宁安全勤苦驾车劳苦功高,而安全苦读诗书,避免打架辱骂甚至流血冲突之恶性事件,成功购回最新鲜的玫瑰花,令本宫刮目相看,因此,各赏安全安宁纹银12、10两,大家可有异议?”
“多谢皇后娘娘,我等绝无异议。”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可是,为什么安全他为何挣得这么多呢?”贤妃一脸的不解。
“贤妃姐姐问得好,我主要倡导我朝以读书为荣的观念。因为我朝是一个读书人的幸福王朝呀,首先用从皇室幸福开去,正如一个成语概括的好,上好下甚,上好之,下必效仿之,好乐之。”
“哦,文后妹妹言之有理。”贤妃虽有些不快,但是当着万岁的面,实在不好发作。
经过长途奔袭,贤妃一行胃口大开,以前面对几十味大菜毫不珍惜,贤妃竟然挑三拣四的,今日,无论什么皆吃得香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