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寻嫂路上遇奇文,《道德经》书意味长。(2/2)
“来看这句,难以置信的是,《道德经》也有下里巴人一样的语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如果人人皆有这种心态,世界将无比美好。只要心灵轻松了,就会毫不介意食物粗糙,餐餐皆吃得饱,吃得香。不刻意追求山珍海味,人健康,吃东西就会觉得香。衣着保暖就行,舒适就行,不刻意追求华贵,或与人攀比。居住方面,只要能挡风避雨就行,不去刻意追求豪宅或像我大宋官员一样经常置办房产而搞得疲倦不堪。按自己的习俗过自己的生活,其乐融融。”冲真一鼓作气地袒露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听得秋月激动不已,跟着摇头晃脑呢!
冲真已经将《寒窑赋》化为自己的座右铭,早已熟谙于心,她不经意地将这页佳作,放置于室外案几,被一阵大风刮跑了。
赵佶脑袋一热,躲着徽英,此时她正陪着向太后遛弯儿呢。“这位老太太,真有福气!处处有人搀扶。将来我能拥有这样的福气吗?难以预料,难以预料呀!”他叹息完以后,竟然偷了太后的凤头拐杖,接着,来不及多想,就慌不择路地往山上跑去,一路边走边打听方向。原来,他怕荒郊野外的犬只袭击他呢!
一路上,赵佶时而嗅嗅道旁的野花,夸道:“怪不得都说野花比家花香!原来是有事实依据的。”时而挑着拐杖,打打一丛丛茂盛的青草,轻佻笑道:“都说打草惊蛇,蛇在哪里呀?快爬出来。既然山中无蛇,观中定有美女蛇,美女蛇呀,还记得你前世的主人不?”时而将路旁石子狠狠踢飞,恨不得将它一下子踢至皇嫂的厢房门,丝毫不顾及小径上的蟋蟀鸣蝉正在做着美梦呢。
“《寒窑赋》!”他被脚下的一张纸绊住了,连忙捡拾起来一看,失声叫道:“《寒窑赋》!本公子早就听说有此一赋,据说它竟然是千古美文呢!”
赵佶喜不自禁,琢磨道:这一定是好学的皇嫂叫人抄录的,且早就是怀中之物,不是烂熟于心,就是受到了深深的熏陶启迪,谁叫我家皇嫂如此冰雪聪明呢!我一定要向她学习一番,不然,怎会有共同话题呢?
想罢,他就耐着性子倚靠在一棵树上,仔细欣赏起来。他还用心地背住了几句呢!接着得意地为自己打着气:“等会儿一定要好好让这千古一嫂开心开心!自己被宠溺还是被冷遇就此一举了!赵佶,一定要争气!”他足足钻研了一个时辰呢!
“天地之道,犹如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注:橐龠,音同“驼月”,最早的鼓风器,也是风箱的前身。)
“我累了,由妹妹读给我听。”
“注释如下:天地之间,不正像风箱一样,虽然里面空虚,却不会穷竭。越是排除,它的风量越多。譬喻说明圣人不讲仁慈,不发议论,听任事物自生自灭,最终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
“姐姐,说到风箱,我就想到一个歇后语,叫做‘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有趣吗?”
“有趣,但愿我俩在里能够过得开心而充实,不再像这个歇后语一样令人惶恐难安。”
“多少红颜美人,都在薄情儿郎的蹉跎中逐渐老去,任凭花样年华被雨打风吹,热情随着时光的流水被涤荡得精光!与其苦苦等待,日渐憔悴,还不如跳出情爱的小圈子,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去寻找人生的无限欢乐呢。‘无为而治’用于‘儿女私情’就真的契合吗?如果我被永远废掉,我会自生自灭么?肯定不会!只要自己对自己保留足够的关怀与热情,被他人废掉,又算什么?”冲真在心底默默述说倾述着满腔的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