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克隆人(1/2)
克隆人:本能型基础建设单位。只能按命令执行任务,没有自主意识。可生产、建造已有科技范围内的所有造物,也可训练成民兵、士兵。生产需要:1000斤粮食/人。消耗:1.5斛粮食/月。寿命:1年。无生育能力。
袁耀的克隆人现在已经有35人了,按一天生产一人来算,也就是说袁耀已经“醒来”一个多月了。
自从晨议跟袁术要了个空头支票“江东”后,袁耀就开始思考如何把历史上孙策创造的成就据为己有,而“系统”自然就是袁耀的金手指,所以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思考如何有效的使用系统,也就是克隆人的应用和科技树的点选。
系统科技树分“技术”和“制度”。
技术顾名思义,造纸术什么的都属于此类,点选之后系统可以自动研究。
而制度则需要人为普及,例如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之类就属于制度范畴,需要朝廷拟定,再全国推行加以普及才算完善。这个活系统是干不了的,需要行政能力。也就是说得需要袁耀亲自执行,不能靠系统自动了。
前文已经说了东汉在科技树里属于帝国时代,已经跨过了“原始”、“奴隶”、“封建”等早期时代,而且已经拥有了帝国前期的主要科技和制度,例如神学、文官制度、公会、金属铸造都已研究或普及完毕。剩下要研究的属于帝国后期科技,主要有罗盘、机械学、物理学及炼钢;需要推行普及的制度则有教育制度和骑士制度。
推行制度都是有领地之后才能干的事,袁耀还不需要考虑,现在要做的就是从”罗盘“、”机械学“、”物理学“及”炼钢“这四项科技中选一个先交给系统研究。
”罗盘“属于航海技术,研究完毕后就可以提高海上航行能力,并且可以制造风帆海船,建造海港等功能,而现在汉朝船只还属于桨帆船。
研究”罗盘“科技需要183天时间。
”机械学“可以改良器具提高效能,关键还能激活几个史上很有名望的弓弩——诸葛连弩和神臂弓。
研究机械学科技需要237天。
”物理学“是未来的基础,自然科学的启蒙学科。不过处于帝国时代的物理学作用还不大,可以改良大型器械,例如投石机、床弩和弩炮等。
研究物理学同样需要237天。
炼钢在汉末已经能使用百炼钢和炒钢技术了,著名的大汉环首刀就是钢制武器,还差一个灌钢法就算完成帝国时代的炼钢技术了,所以研究时间也是最短的,只需要79天。
罗盘之所以比机械和物理学时间稍短,主要归功于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为罗盘缩短了50多天的时间进度。
这四项科技从感性上来讲,袁耀最想先研究的是机械学,因为可以制造诸葛连弩!这玩意在三国史上可是大大有名啊,简直就是古代重机枪。
至于物理学现在只是改良春秋时代就已经有的攻城器械,所以暂时不急用;炼钢所需时间虽然最短,但已经有了炒钢和百炼钢,那未完成的灌钢法也只是提高钢的产量,所以也不是最急需的。
剩下就是罗盘了,考虑到下一步目标就是进军江东,跟水军有关的技术应该是最急需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