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再读《关尹子》(2/2)
不过幻想归幻想,赵飞平日里总归是稳重踏实的,要不然也不会成为全镇成绩最优异的那个人了。与其想入非非,不如脚踏实地的看看老祖宗留下的书,说不定里面就有改善自己身体的方法呢。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有的人会思考人生,有的人选择玩手机打电脑。但是像赵飞现在这样,正抱着一本书看得起劲的人可能找不出几个。此时此刻恐怕天大的动静都无法影响到他,身心都已经完全沉浸到书里的那个世界中。
原来尹喜一生所学得自《金篆玉函》,相传在四千六百多年以前,黄帝得天神相助,授以天书破蚩尤妖术,擒杀蚩尤统一天下。黄帝平息战乱以后,命仓颉造字,将九天玄女所授天书内的各种秘术记载下来,此书就是后来被江湖人视若瑰宝的《金篆玉函》。其中便包括了玄学五术:山、医、相、命、卜。但《关尹子》开篇便说明,尹家后世子孙不得看相摸骨,不得寻龙点穴,不得寻石问药,不得占星段易。唯修神修心修身的山之一道可取。
虽然尹喜自幼便学习玄学五术,并且涉猎颇深,对五术都小有造诣。可《关尹子》通篇都没有过多的涉及这五种术法,哪怕是他本人极为推崇的“山”术也只是一笔带过,更多的是尹喜常年以来对先秦时期诸多方士的修炼之法的研究心得,所以此书是在取长补短以后归纳总结所得,其中甚至包括了李耳的研精覃思。
世人只知尹喜与老子对促膝长谈数日,这才传下《道德经》。却不知那只是老子所学最粗浅易懂容易被世人接纳的部分。真正涉及老子对于“山”术见解,总结与发展发展。都记录在关尹子的最后两篇。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道理其实早在两千年前便被智慧的古人所揭示,至少尹氏的血脉更适合修炼“山”这一术法是尹喜亲自学习《金篆玉函》中所有的玄学后所得出的结论。这五术虽互通有无、触类旁通,但驳杂不纯,会易精难。而尹氏血脉更适合“山”术,也只有“山”才是有可能让肉身脱离凡胎的大道。有舍才有德,著书以明其志,不求天下无双,但求问心无愧。
所以历代先祖虽然只得到了十之一二的传承,却也都是长寿之人,鲜有不过百岁的,八十之前就去世的那更是少之又要,在这一族里都算是早夭的,而自己的父亲更是活生生得拉低了好几的平均值。
而自己的现在这样与常人无异的身体状态也只是暂时的。先秦方士的修炼过程之中,在境界正式进入通气之前,主要修炼的便是精神的力量,借此来感知天地中的存在的气,也要感知身体内出生之日起便被父母赋予的先天之气,也就是修士们口中常说的龙虎胎息。只有修士感知到它们之后才能够取天地之精华为己用,这便是纳气。这一步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实际的难度势比登天,将很多自以为天赋异禀的修士挡在了修行的大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