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薏苡(四)(1/2)
清河的水声,不知疲倦地在夜空下绵延。如一支永无休止的歌谣,从亘古的彼方,悠悠而至。
夜风吹过了重重幔帐,带了寒凉的夜气,如水一般,在灯火摇曳里流淌。
刺绣精细的纱帐,在灯火里浮起几缕华美的光泽。那些薏苡,随着夜风轻摆,似是已然,醉倒在这缭绕香烟的幽光中。
灯火微漾,照亮了帘帐里,少女略显单薄的侧影。那双琉璃一般的眼眸中倒映着层层灯火,遮掩了眼底,那一抹淡淡的忧色。
略显肥大的月白色绸衫,松松垮垮地披在了少女的身上,领口,露出一对精巧的锁骨。半湿的长发懒懒地垂落,搭在了少女的肩头,略掩住那一对微粉色的耳垂,衬得那少女的秀颈,愈发白皙颀长。
少女微微闭了双目,掌心之中,一枚缭绕血丝的玉符,静静躺卧。却听那幔帐之中,些许裙摆曳地之声响起,有妇人低沉的声音,落入少女耳中。
“娘娘说,此地条件简陋,衣衫之类尚且来不及预备。怠慢了世子,还请见谅。”
少女抬头,眼眸清亮。她看去,却见那妇人手中端着的一只香炉,正散出些许异香。
妇人上前,将那香炉端端地摆在了一旁,随即,福身退后。少女垂眸,却是抬手,放下了床头的帘帐。
“替我谢过娘娘。”
……灯火一盏盏地熄灭,落锁之声,穿透了空气。少女静静地卧在那一处雕花木床上,微微屏息。
却是许久之后,有窃窃私语之声,从屋外的某处,依稀传来。少女惊觉睁眼,两名侍女刻意压低的交谈声,在夜气里,清晰可闻。
——那岐周之子,当真在那屋内?
——当真。我已传书中宫,相信娘娘已有举措。
——甚好。借此扳倒莘氏,娘娘心病自可去除。
——是。那女子在费大人眼下露了行迹,本就是沉水入火,自取灭亡。如今消息已漏,那莘氏先前隐藏的孽子,今日亦可一并去除。
——住口。娘娘做事岂是我等可以乱嚼舌根。若被旁人发现,后果怎可承担。
——姑姑教训的是。
——今日你我见面之事,不可为第三人知晓。去吧。
……
夜里万籁俱寂,这一点点的声响,自是听得格外分明。细细的脚步声从风里消隐,只留那幔帐,于夜气中徐徐起伏。
少女抿唇,十指,依稀带了颤抖地攥紧。一丝隐晦的流光,从掌心的玉符上,一闪而过。
丝丝缕缕的香烟气息,在那幔帐之内升腾而起。少女紧紧攥着那玉符,心跳,随着夜风的流淌逐渐加剧。
幔帐之外,依稀有一缕歌声,自无处之处,渺渺而来。少女微闭了双眼,静静地调整着呼吸。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
……
少年闯入那一处悬挂着大商王旗的驿馆时,深墨色的眼中,有戾气,燃如夜火。
他下意识地掐诀隐匿了身形,循着神识的方向,细细搜索。掌心的玉符已然传出了数道神念,却是已然许久,收不到回音。
先前那少女曾透露出自己被那莘氏软禁,而据说那莘氏的随侍宫人里,已然混入了来自中宫苏氏身边的奸细。此刻那清河周围之事,恐已有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