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窝生子(2/2)
伍哥下跪,磕头,赔礼道歉:手下有眼无珠,冲撞贵人,得罪金主,请求责罚!
冯冰莹还站着,东张西望,有人伸腿,朝她脚弯,踢了一下,她也下跪。
玄武大喝一声:上茶。
掌拒的,指挥伙计,给所有人上最好的茶。
被堵在茶楼的两派人,别看现在装得气定神闲,心里止不定有多焦急呢。这时候,必须得沉住气,比拼的就是定力。
掌柜的,也不着急,心里明镜似的,在这行,什么人都能接触到。对世外高人与普通百姓的识别,掌柜可太熟悉不过了,就这举止做派,气势风度,可不是一天两天,就模仿得了的,埋藏在骨头里,就是成了叫花子也掩盖不了。这种人的出身,非富即贵,手上的东西,肯定也贱不了。
大家喝茶,茶添六道,半个小时。
玄武用手转着茶碗,点了点头:好茶!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汤色橙红明亮,入口顺滑,清芬暗逸,上等的肉桂!
武夷岩茶,由于香气滋味,有似桂皮香,所以在习惯上称“肉桂”。由于位置、土壤的差异性而各具细微而独到的地域风味,花名众多,各茶各味。香气浓锐,滋味醇厚的“肉桂”是许多茶客心中的不二之选。沸水冲泡,茶未入口香先至。头两道汤,还稍有辛辣的桂皮味,从第三道开始,辛辣感若绵里藏针,茶汤变得清透澄亮,入口细滑、清爽、优雅怡人,回味甘润,喉韵绵长。
这时,袁秋华站起来,往前探了探身,朝玄武拱手作揖,朗朗笑道:这位大爷,一看您老就是懂茶的主儿!品茶识人,论道见性。品茶能品到,您老这个份儿上,那才是真正懂茶。
玄武站起来,抱拳还礼,稍后不紧不慢地又坐了回去,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叹了口气:唉!恕我眼拙,看了半天竟然看不出这钗的身价,我也不好随便开口?老妹,能耽误您点儿工夫,麻烦给咱介绍一下,行吗
袁秋华双手一攀栏杆,纵身一跃,来个大鹏展翅,轻飘飘,柔缓缓,跳下二楼,像把伞,降落在玄武身前十步开外。
弟子拿起金钗,双手奉送到袁秋华面前。她嫣然一笑,接过,插在发梢:曾祖辅佐张之洞,修造京九铁路,有功,老佛爷从头上拔出,赏赐的。
说罢,袁秋华蹲在冯冰莹对面,认真打量一番。站起,拍拍手,说:我送你三句话,但字藏在谜语里,猜出了,可以来找我,从此改你的命!听好呀,第一句,田八二十一;闷悠悠少个知心;百舸争流舟自沉;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第二句,水里游鱼山上羊,东拉西扯配成双,一个不吃山上草,一个不会水中藏;一轮明月挂半天,淑女才子并蒂莲,碧波池畔酉时会,细读诗书不用言。第三句,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她边说,边走,说完,人已走到茶楼门外。探身,回头,和大家挥挥手,不见了。
几月之后,冯冰莹仍清晰的记得那一晚紧张的氛围,“心脏都快跳出来了”。所幸的是,最后双方并没有打起来。
蓝新颜春风一度,冯冰莹百发百中,居然怀孕了,死活要生下来。就在局面僵持不下的时候,冯冰莹带着一群老乡,闹到了蓝家老宅——爷爷奶奶的家里。蓝新颜当初一时荷尔蒙冲动,下半生就要为此买单。他不认账,她们一定会闹得鱼死网破,蓝家也会身败名裂。
爷爷奶奶不让冯冰莹进门。
蓝家老少也不让冯冰莹进门。
蓝母住在老宅的隔壁,一见挺着大肚子的冯洋莹,立马乐得合不拢嘴巴,没想到儿子这么有本事,白白捡到一个老婆,媳妇这么快就来了,孙子也有了。
蓝母把冯冰莹留下,和自己一起吃住,准备好好照顾她。
老乡见冯冰莹衣食,住行,费用,皆有下落,先后就告辞了。
蓝家人不愿搭理蓝母,免得坏了心情,既不让她过问蓝家的事,她做什么事,也从来不管,话都不跟她说,完全无视了。毕竟是蓝新颜的母亲,她站起来揽事,旁人也不便说三道四,至于事情好坏,后果轻重,她不考虑,就由儿女承受了。
血溶于水,这事实,终究无法改变。生下来,就欠下无法偿还的恩情,就欠下骨肉债,不管父母怎样对儿女,儿女都得尽孝,哪怕父母无情,子女也要无条件尽孝。亲人之间终生的义务,不论你迁移多远,都无法摆脱,因而不得不屈己从家,舍己为亲,遵守相忍为安,一团和气。如果不照做,别人可以责备,自己也觉得过不去。矛盾、苦痛,就由此发端了。
蓝新颜感觉无脸见父老兄弟,央求袁秋华去阻挠。一路上,身后印着人们好奇的目光,耳边装着人们的窃窃私语。有些人一脸幸灾乐祸的,跟在她的身后,仿佛是要去看她出笑话一样。
袁秋华一靠近老宅,原本一群围观者,顿时将目光都落在了她脸上,像刀叉,剥开,削去她的脸面,这让她多少有些不自在,窝囊又憋屈。
袁秋华靠近,冯冰莹下意识地向后退了一步,一脸厌恶的看着她,仿佛她的身上沾染有什么脏东西一样。
眼角都不扫冯冰莹一眼。袁秋华冷着脸,对蓝母说:伯母呀,我劝你哦,让她赶紧离开吧,对大家都好。若是她不肯走,就是赶也要把她赶走,不然会后患无穷!我言尽于此,你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我只能够说这么多了。
蓝母虽然纳闷,可是,送上门来的儿媳,不要白不要,况且儿媳的肚子都已经那么大了,怎么可以把她赶走呢?她反唇相讽:你占着茅坑不拉屎,不愿给我生孙子,看见冯冰莹怀着我的孙子,妒忌不是?
袁秋华说:上贼船易,下贼船难,请神容易,送瘟神难。
一听这话,冯冰莹明显地愣了一下,不过这个人显然跋扈惯了,非但没有给袁秋华赔礼道歉,反而是露出一副蔑视的表情,冷哼一声,上下打量了她几眼,极其不屑地感叹:中山蓝少,嫁之一生安稳啊!就你?未老先衰,人老珠黄,倒贴都没人要!蓝少什么时候,这么没眼光了?怪不得,利用了这么多年,却死活不娶你!看到我嫁给你的心上人,气愤吗?
袁秋华眉头不由得微微一挑,怎么听这家伙的语气,好像不将玄武放在眼中一样?这与之前未见玄武面,只闻玄武大名之时,恭恭敬敬噤若寒蝉的模样,完全是截然不同。根红苗正三代贫农,这年头,比别的不知道,比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她从来没输过。果然是个明里一套,背里一套的小贱人,得意就忘形,扶不上墙的稀泥,上不了正席的狗肉,这让袁秋华忽然之间,有些看不起她,不,是更看不起她。
袁秋华脸色顿时就寒了下来:谁的新欢,不是别人的旧爱?当初也是你侬我侬,羡煞旁人,可惜的是男人一旦变心,你就是十匹马也拉不回来。
蓝新颜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整个人看上去就没有气色,一脸的憔悴,看上去似乎老了很多,无精打采的眼神,给人的感觉就像有心事一样。
蓝母掏出积蓄,让冯冰莹过阔太太的生活,每天和老乡一起打打牌,购物逛街,有时去健身房健健身,日子过得很是惬意。有钱就好说话,没钱就摆脸色,相信蓝家会养她一辈子。每天都在为结婚做准备,半夜起来擦口红,画了眼睛,挟睫毛,做了美甲,去蒸脸。每天认真的敷脸,对着自己眼角的细纹发愁,一定要把自己装点成“最美丽的样子”。她打电话咨询婚礼场地,挑选婚纱,上淑女课程,时刻处于待嫁状态。
经过茶楼事件,冯冰莹怯袁秋华,就跟老鼠见了猫一样,鼓动蓝母来找袁秋华要钱。蓝新颜一分钱都不肯出,袁秋华领令百般敷衍蓝母。蓝母另找来钱之路,私下找租客预支租金,还带人看房,企图卖房。袁秋华拦阻,蓝母就作威作福,骂“给脸不要脸的贱货”,“你算老几”,“有啥子资格管蓝家的事”,袁秋华得到的,只有流言,诋毁,没来由的谩骂。
袁秋华只有请蓝爸出面:我尽力了,可能什么也没有改变。谢谢大家的信任。我真的尽力了,也许什么也没有改变。我真的尽力了,可是什么也没有改变。
蓝母一如既往,力保冯冰莹,称其涉世未深的小女孩,只是善良单纯没心机,追求内心认定的爱情,只要重出山,赚钱不比男人少,根本不在几乎蓝家那点破钱,如今洗手孕育,暂时手头紧张,就当是借,将来必定加倍归还。
冯冰莹天天在屋头冒鬼火,在街头和混混打交道。她的屁话,鬼都不相信。
蓝爸说:你和蓝家没半点关系,你收留的,也和蓝家没半点关系。你现在养她,将来她养你,儿女省心,也省事。
几个月后,冯冰莹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蓝母乐坏了,对待她也更好了,炖燕窝,蒸鱼翅,做龟苓膏,熬皮蛋瘦肉粥。蓝新颜和蓝家老少,从头到尾都不露一面,不吱一声,蓝母认为冯冰莹在蓝家委屈了,对她越来越好。
可是有一天,蓝母突然发现有人给冯冰莹打电话,说是要接回孩子。蓝母追问,冯冰莹则吱吱唔唔,打电话和接电话,还鬼鬼祟祟的避开她,生怕有什么事情被蓝母知道一样。冯冰莹去洗澡,蓝母悄悄地拿过了冯冰莹的电话一看,才发现有一个男人和她长期保持联系,发短信说冯冰莹生的儿子,是他的亲骨肉,要把他的儿子接走。蓝母再一看手机里这个男人的相片,和冯冰莹生的儿子长得还真有七八分相似。
这无疑是晴天霹雳一般,惊得蓝母久久不能动弹,自己伺候了这么久的儿媳,是别人的野女人,自己养了这么大的孙子,竟然是别人的野孩子。人财两失,脸面丢尽,她一下子就服老了,也认栽了。她马上带着孩子去市里,再催促蓝新颜赶到,做了亲子鉴定,结果出来之后证实,这个孩子确实不是蓝新颜的。
纵然这样,冯冰莹还是缠着蓝新颜不放手,一天到晚到电话,你在哪儿呢?你去干嘛了?和谁去玩了?什么时候回家?钱到底去哪儿了?她依旧还住进了蓝家,和蓝母一起生活,怎么样都赶不走,一赶就寻死觅活,喝药上吊,一闹就张牙舞爪,逞凶斗狠,要么她死,要么别个死,哪个都跑不脱,更是狂拽酷炫,搞得人惶惶不可终日,怕闹出人命案来。蓝母的刁蛮泼辣,此时就像小巫见大巫,活得像保姆一样!不仅如此,后来抱着孩子跟着他,到工作室,到大学教室,当众撒泼哭闹,找他要抚养费,要生活费。
冯冰莹长期浸泡在尔虞我诈的环境里,心理素质那不是一般般的过硬,甭管人家有没有文化,也甭管人家水平如何,论起胡搅蛮缠,讨价还价忽悠人,把教授学者绑在一块,都比不过人家。蓝新颜说娃娃不是自己的,他没义务抚养养。冯冰莹反戈一击,“咱俩早就约定了各玩各的,周围的人也都知道我们各玩各的,这种婚姻,还去谈“忠贞”,是不是很搞笑?你要是领个娃娃回家,我不管你,还会抚养大,信不?”蓝新颜坚持没办婚礼,没领证,根本就不是夫妻。冯冰莹冷嘲热讽,“我十六岁和你在一起,你霸占了我三年,是不是事实婚姻?麻烦你去问一下律师哈!”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两个月,蓝新颜感到很崩溃,于是就找来了街道调解员进行处理。刚开始对于调解员的到来,冯冰莹不屑一顾,表示自己就是不要脸的女人,自己不要脸,才天下无敌,一点都不着急,蓝家不是富商吗?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蓝新颜面带愤怒、憎恨、哀求又可怜的复杂情绪,站在旁边,就轻蔑地嗤笑道,“对啊,可我有钱,又凭什么给你呢?”冯冰莹笑靥如花,“你不是吹牛,说自己能够搞定任何想要得到的女人么?没啥子,我就呆在这,看哪个傻瓜会嫁给你?等着你断子绝孙!”后来经过一番调解,冯冰莹才妥协,不过前提必须要三十万块钱。对于用钱解决问题,蓝新颜很高兴,因为他巴不得冯冰莹离开。
冯冰莹拿到钱,抱着孩子,灰溜溜地离开。
三个月后,冯冰莹又抱着孩子来找袁秋华。原因呢?伍哥怀疑孩子是蓝新颜的,也做了亲子鉴定,结果也不是伍哥的。孩子到底是谁的?冯冰莹也不知道。未婚妈妈,没婆家负责,又不敢回娘家,但带着孩子,不是找不到工作,就是没法上班,没钱就活不下去。她真的走投无路了,来找袁秋华,想袁家能够收养孩子,她苦苦哀求着,给母子一条活路。
看着琼瑶电视剧的村镇女孩,播下的是憧憬,成了等待骗子们手挥镰刀从容收割的,一茬又一茬的嫩绿韭菜,收获的是梦魇。袁秋华哀其不幸,也怒其不智:缺钱救急,跟我说呀,十万八万,我给你啊!当初,为什么不听我的?何必毁坏蓝少一世英名啊!
冯冰莹哭喊:一入江湖,就是行尸走肉呀,这世间,哪有我的活路?我是用我的死命,换娃一条活命啊!做了恶事,不得好死,我晓得我没几天活头了,只求你好好待娃娃,让他将来和你一样,有庇护,有关照,有出息啊!
筌订下“今生不相认,永不打扰”的契约,孩子被送到瑶山,交给八叔公抚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