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贺成疑惑(一)(2/2)
但安国公为人低调,脾气又好,所以,他一直充当鲁章之和任延辉的磨心,只要他出面,两方无论闹的多么凶,多少都会给他面子。
……
但不幸的是,安国公长媳却一尸两命。
犹记得当年太后生赵煜难产,恰巧安国公的长媳也同一天生产也是难产,家中来报了几回,安国公依旧守在宫门外,索性太后安稳诞下赵煜。
他常随问道:“大人,是什么信?”
虽是儿媳,但安国公忠君之心令穆宗很感动,亲自加封了他太子太师之职。
“各位,各位。”安国公今年六十五,但因习武所以精神很好,说话底气十足,他抬着手拉架地道:“就一个案子,明天这不就是三司会审了吗,到时候,有什么公堂上辩个高下如何。”
“这不可能,有罪就是有罪,十两银子,打死一头牛也不止这么判吧。”
想到这里,贺成再也坐不住了……作为一个官员,他必须坚守自己的原则,决不能委屈求全,来扭曲和改变自己的观念。
吴大人微微颔首,道:“此事,本官知道了。你先回去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一介妇人杀了朝廷命官,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被轻饶。这件事那么多人关注,如果真的轻判了,以后这世上所有的女人会认为,她们可以不以夫为天,可以随意打骂甚至虐杀夫君。
怎么会这样?
贺成从刑部退出来,一路都在想这个。
哪里出了问题,让鲁阁老突然看中他这个微不足道的知县?
他的判词改不改,如果改,那他岂不是自打了脸,如果不改,那他是不是就此得罪了鲁阁老?
“这事……怎么这么蹊跷?”贺成想不明白。
听说没有水喝的时候,是他放血割肉喂的仁宗。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人臣子何来辛苦。”鲁章之放了笔喝茶,“任阁老没为自己的好门生运作。人死虽如灯灭,可做过的事却不会消失,你的好门生给你留了不少好东西。”
“这案子没戏,人总归是杀了啊。自古以来,还从来没有哪个杀人犯,因为可怜被轻判的。”
“嗯。”任延辉边走边看信,扫了几眼,忽然停住了步子,目露寒光。
等到援军找到他们的时候,仁宗还活着但安国公却已奄奄一息。但好在,最后仁宗和他都活着回到京城,仁宗感念他功劳,将当时只是忠义伯的秦府,升为安国公府,授世袭罔替丹书铁券。
“多谢大人提携。”贺成不清楚钱侍郎什么意思,但是话里话外的意思他还是懂的,“下官一定再接再厉。”
“贺成?他是什么来路。”任延辉问道。
任延辉从金銮殿退出来,他放在刑部的官员立刻跟着他去了班房,低声回道:“阁老,此事下臣查过了,信是夹在宝庆县令贺成送来的卷宗中。”
“不可以。”贺成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快步出了茶馆,去了大理寺拜见吴大人。
众人议论的热火朝天,贺成低头喝茶,没有想到京城的百姓对此案也这么关注。
吴大人就看着他,眉梢略挑了挑,“贺大人为何不遵从钱侍郎的意思呢。”这个贺成,区区一个县令,居然敢两头跑,这边夹着任阁老的书信投诚钱侍郎,转头又将钱侍郎卖了。
来人回道:“没什么来路,七品县令换了四个地方,虽年年都是优,但依旧升迁无望。”
马玉娘知道的事情,不会少。
钱侍郎很满意,颔首道:“不过,判词还是不行。你既想早点结案,轻判马玉娘,那么判词就应该着重在两人婚内虐暴和李执人品败坏的点上,而不是继续批判马氏。”
贺成突然抬头看着钱侍郎,脑子懵了一下,这才真正明白了钱侍郎的意思。
丢到院子里的李执写给他的信,果然是鲁章之让人做的。信中附言写着孝敬的钱财,虽只有一封,但若拿出来,足以让他摘不清。
事情是小事,但惹上的骚却是真是骚。
“鲁阁老好手段,从一件微不足道的案子,都能扯出这么多事,又是告密又是弹劾如今还威胁了。”说着,似笑非笑道:“这里没外人,你想怎么样,就直说吧。”
鲁阁老挑眉,对任延辉退让的态度露出戒备,案子没上堂,他为什么会说这种话。
告密,弹劾,威胁又是什么意思?
有空的时候,去收藏清风逐月的新书:《掌上明珠:爵爷,节操呢!》虽然还很瘦,但是会很快肥肥哒!
嗯,记得投票,抢红票,留言!小妖精一会儿就出来了,嘎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