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六更(1/2)
第421章 六更
杜九言颔首,又问坐在一边没有说过话的廖征,“大人,您喜欢用谁的墨?”
“歙县余福。”廖征回道。
文人用墨讲究,墨也分很多种,主要来自徽州歙县、休宁和江西婺源三处。
这三处也出了很多有名的制墨师父。
每个制墨师父为了和同行区别,忽多忽少会在制墨的过程,多添加一些工序,即便无法在过程添加,也会在墨的外形和包装上下一些功夫。
进贡的墨品质高、民用的品质差但价格好、送礼的墨外形纹和包装优雅,自用的墨却讲究实惠好用耐用。
这些,但凡读书写字之人都会懂,也各有各的喜好,不尽相同。
“这三封信,用的墨都是出自歙县冯守墨所制的墨。”杜九言道:“临摹的人很细心,连卞文清所用的墨都考虑到了。”
吴文钧暗暗松了口气,可不等一口气沉下去,杜九言忽然拔高了声音,“不过,说它们一样,他们是出自一人之手,可是它们又不一样,因为卞文清写给金嵘的信是顺天六年,而顺天六年冯守墨所制的墨,还没有添加香料。”
吴文钧被憋着那口气冲的咳嗽起来,他盯着桌面上的信,目光冷冽。
“好!你既无罪,便将你当堂释放,你且回家去歇着,明日若圣上再查再问,你需要得按实说明。”
“没有想到,杜九言这么刁钻,一上来居然在墨汁上下手,实在是可恶至极。”
“大人,”谭先生迎着吴文钧,“卞文清清白了,那么他和鲁阁老的牵扯,是不是就不能再提了?”
她要查的是整个案件。
她拿出金嵘的账册,展示给大家看。
金嵘垂着头,道:“下官和卞文清早年有旧恩怨,这一次下官要死,所以就想拉着他一起垫背。”
“岂有此理,你贪赃受贿,居然还用假的证据污蔑同僚,你其心可诛!”
吴文钧颔首,“不得不作罢。”
“好!这第一件不成立,但我们暂时不问金嵘为何陷害卞文清。我和大家继续说第二件,关于金嵘的账册。”
“是!”杜九言拱手,“因为现在市面已经买不到带着浓郁墨臭的墨了。”
吴文钧紧张起来。
“各位大人,这个论点,立的住吗?”
“大人,您可要小心点。”杜九言从他手里夺过来,抚了抚,“这可是圣上亲笔书写的,用的是贡墨,很香。”
金嵘也没有如同他担心的那样翻供。
吴文钧的手不受控制地将手谕的一角攥紧。
这样的事也有先例,但通常都会先让主审的官员知道,从来没有那次一句招呼不打,就突然半道送了个讼师来。
金嵘猛然抬头看了她一眼,又飞快地垂下头,不说话。
卞文清拱手应是,起身来和在场所有大人行礼,又回身给杜九言拱手,一揖到底,“大恩不言谢,明日卞某做东,请先生吃饭再细说。”
上面写着:朕见贪污案颇多曲折,现请杜九言为本案主讼。
吴文钧神情突变,方才卞文清走的时候,他一直在想,杜九言前几天为什么一直找金嵘。明明她讼卞文清的时候,根本没有用。
吴文钧没有动,但廖征和谢允都闻了,两人都微微点头,又将三封信送下来给下面的三位大人。
杜九言这个辩讼的角度,太刁钻太出乎大家意料了。
她闻了闻,“这墨汁似乎和方才用的同一种呢。”她递给金嵘,“大人是和临摹卞文清字迹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写的吧?”
卞文清很激动,紧紧攥着拳头,他就知道杜九言是对的,哪怕她的讼费已是比别人高出不少,可依旧是最值得的。
卞杭红了脸,道:“谢我干什么,你们留着话,明日谢杜先生。”
吴文钧正要开口,谢允颔首,“立的住!”
“这账册上记录了二十二笔他们三个人之间来往的账目,从四年前到今年的六月,小到五千两,大到五万两不等。”杜九言道:“字迹确实是金嵘的字迹,墨汁……”
大理寺的公堂内,杜九言并未离开,吴文钧看着她,凝眉道:“杜九言,你的案子已经讼完,你可以退下了。”
“大人,圣上为什么突然变卦,亲自下令给本案添一个讼师?”
“可恶可恨可耻!”吴文钧道:“你贪污受贿污蔑同僚欺瞒朝廷,本官明日定要上奏,三罪重罚合并,重重罚你。”
一家人如同劫后重生,喜笑颜开地回家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