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对半分钱(一)(2/2)
“全镇人吃水,靠的就是门前的资江,资江水流入洞庭,两岸风景秀美,欢迎大家做客邵阳。”她说着,四处行礼,“邵阳民风淳朴百姓热情,欢迎四方来客。”
“六十万,您都拿到了吗?”杜九言问道。
毛文渊颔首。
杜九言走了几步,停下来道:“堤坝从上河镇,到下河镇约有五里之长,两面修就是十里。十里之长用银需要多少呢?”
吴文钧强撑着,含笑道:“好,这就来。”
“升堂!”吴文钧盯着杜九言,道:“带钱羽和毛文渊。”
这道理显而易见,因为大周多少个堤坝,多少位外放的官员做过这件事,那些人干净吗?不见得。
“是这样吗?”杜九言问田卯。
她杜九言行礼道谢,起身目光扫视一圈,道:“那么,本次邵阳堤坝的案件,前后历时四年,而四年前的六十万两,又被分作了两份,一份三十万留在户部,暂时不表。”
不过,杜九言能证卞文清的清白,但是一定没有能力,查清整个案件。
“杜九言,公堂之上岂容你儿戏!”吴文钧愠怒道。
杜九言看着田卯。
但不能无的放矢。
所以,一早她就去了宫中,和赵煜说了她的想法,赵煜没有说话,只给她写了这一份手谕。
“杜先生说笑了,我不过一个漕官,没有人首肯,我、我也不敢!”田卯道。
毛文渊抬头看了一眼杜九言,淡淡地道:“本官离任早了些,否则杜先生也不用一直听老夫的传说了。”
杜九言拱手道谢。
堂下,一杯热茶变凉,任延辉让自己的常随去重新换了一杯,他再次端在手中暖着,面色淡淡的露着欣赏和期待,比对面的鲁章之都要从容几分。
毛文渊抬头看了一眼吴文钧,又飞快低下头。
“装着石块和泥巴的铁皮铁锭,并不规整的碎石以及存放后已有腐烂作低价处理的木材。”田卯低声道。
杜九言依旧立在公堂之中,满面自信地看着他,冲着他扬眉一笑,挑衅又张扬。
既然做不到,何必去提,她才不会傻到冲锋陷阵,为赵家江山死而后已。
“但是我们知道的是,在这个十里堤坝的修葺过程中,用去了多少银子。”杜九言看向钱道安,钱道安已经从他提着的包袱里,拿出了他早就准备的账目,杜九言接过来,给众人展示,“这是邵阳县衙记录的账目,三十万最后全部完了,邵阳县衙最后还贴了三百两作为最后工匠结账的工银。”
毛文渊知道杜九言要问什么,他低沉着声音,道:“只拿到了一半,剩下的在户部压着,直到本官任期结束都不曾见到。”
回到房内,两人一边喝茶一边等消息,可足足一刻钟过去了,后衙不但没有暴动传来,甚至连个脚步声都没有。
“六十万,对半之后再对半,最后用在堤坝上的是十五万。”杜九言道:“十五万买了什么?”
而且,这么多天,他一直派人跟着她,她除了查卞文清以外,根本没有做别的事。
所有人被带上来,田卯、黄觉、两个账房以及听从黄觉之命杀人的杀手,然后再是京中牵涉的朝廷官员,钱羽和毛文渊。
吴文钧似笑非笑,道:“来人,将田卯和黄觉等人一并带上来。”
“应该要用多少钱?不知道!”杜九言笑了起来,她在路上就让田卯算过,十里堤坝认真做一两不贪,十万两足够,但是说这些有什么意思?你说不贪就不贪了?
所以,此刻他担忧地看着杜九言。
可是一时间又说不出哪里不好。
杜九言颔首,“大人,学生并非儿戏,只是将背景给各位说一说,以免不清楚的人,听不懂。”
“账面如此,但实际是什么呢?”杜九言道:“实际是,那一年在整个堤坝上,总共用处去银两只有十五万。”
吴文钧出去,重新在公堂上坐下来。
“案情的始末,我从一开始给各位阐述一遍。”杜九言拱手,和众人含笑道:“宝庆府邵阳县下河镇,镇中有百姓两千户,人口六千四百余。”
“那是谁,谁给你们默许的,同意你们以次充好,糊弄朝廷拿百姓的性命当儿戏呢?”
田卯就看着毛文渊,“邵阳的堤坝,自然是当时身为邵阳县令的毛大人做主。”
看,章节开始有名字了,哈哈哈哈!
昨天大家在打赏,谢谢打赏,乐呵呵抱着钱打滚去,啦啦啦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