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对半分钱(一)(1/2)
第422章 对半分钱(一)
谭先生到牢房之中,找来牢头吩咐了两句。
牢头脸色一变,“先生,这真是大人吩咐的吗?这……这可是要杀头的。”
死囚都是重刑犯,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能逃出来?
最重要的,吴文钧针对的是桂王,要是桂王在大理寺的牢房里有个三长两短……
前者他必死,后者,连他家人也保不住了。
“大人保你家人不死,你的子孙会有此生都用不完的金银,你想想,这个事还不值得你卖命?”谭先生道。
牢头浑身发抖,看着谭先生。只要吴文钧开口了,那么就注定了他已经没有选择的权力了。
无论做不做,他的命都是保不住了。
好一会儿他点了头,“劳驾谭先生告诉大人,我的家人就拜托大人了。”
他说着,转身往深处走去。
“先来说一说,这真正到邵阳县衙的三十万修堤坝的钱。”
田卯垂着头,回道:“账面上确实如此。”
吴文钧扶住谭先生,他的眼皮子直跳,感觉很不好。
她就要看看,她站在这里能做出什么事情来。
“吴大人,”休堂的时间到了,廖征过来喊道:“时间差不多了,可否开始了?”
做不到的。
“无妨,晚点认识对你好。”杜九言道:“当时工部批款六十万,钱是直接送到县衙请您点收,还是到宝庆府呢?”
谭先生看着桂王被关押的方向,冷笑了笑,转身快步出去。
这世上任何事都不可能只有一个解决的方法,走直道披荆斩棘一身伤痛,容易。难的是走弯路,既保全自己又能达成目标。
这个案件中,只有毛文渊和钱羽没有定罪了。
大家都笑了起来,外面有人喊道:“杜先生,我们有机会一定去邵阳看看。”
鲁章之眉头微蹙,看向杜九言,很怕她会真的报出一个极低的数字……一旦说了,她就会得罪无数的人。
毛文渊回道:“当时钱款直接到邵阳县,没有再多经过一道宝庆府衙的手续。”
要的是结果,并非过程。
“顺天五年,邵阳连绵阴雨近二十天,江中水位疯涨,水位漫过圩坝,两岸百姓自发上圩埂挑土加高加固。那一年在百姓的齐心协力之下,下河镇度过了这一次危机。”
杜九言又看着黄觉,黄觉也低头回道:“田大人不能拍板,小人就更加没有资格了。”
吴文钧道:“杜先生的意思,是要连田卯等人一起辩讼?那是有罪还是无罪呢?”
一个工程上下打点的钱数,很有可能比这个工程本身要费的钱数和心力更多,可这又能怎么办?便是他鲁章之一直致力于此想要改变,但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本官可是记得,这个案件在邵阳的时候,就是你查证的,难道你现在要推翻所有?”
上河镇的河坝是上河镇的,贪了就查,别处的事是别处的,想查当然也可以。
“大人,”杜九言道:“不如,将所有人都带上来吧,都是一个案件,何必分前后顺序。”
“于是,当年年底,邵阳县令毛文渊,递交了奏疏,请求朝廷拨款一百二十万两,经过几个月的审核定夺后,户部批复六十万。”杜九言走到毛文渊面前,“毛大人,您和学生虽不曾见过,但学生对您早已听过无数遍,在邵阳关于您的传说一直没有断过啊。”
杜九言拱手道:“大人误会了,辩讼能做被告当然也能做原告。”
“大人,”谭先生扶着他,“您的腿是不是疼起来了?”
杜九言示意大家稍安勿躁,接着又道:“好的。买这些东西是谁的主意,你吗?”
一个不慎,很有可能会引起众怒,到时候不管他是谁,都会是万劫不复。
这么短的时间,她做不到。
杜九言颔首,“也就是说,您提交了一百二十万修堤坝款项的申请,批复了您六十万两,而最后经过您手的,其实是三十万两,对吗?”
所有人倒抽了一口冷气,用这些东西修堤坝,那不就跟纸糊的差不多,居然还用了十五万?五万都用不了吧。
这个案件,桂王很重视,不可能任由吴文钧颠倒黑白。
那些人当时批的款项也没有虚报?当然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