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夜半生意(二)(2/2)
杜九言站了一会儿,发现门没有再开,她叹了口气又走了。
“什么手段?”
“就这么去,肯定会打草惊蛇。乔一光观察了这么久,都没有发现怀王在哪里作案。我们就这么去,他一定会隐藏的更好。”杜九言道:“先乔装进城,再见机行事另想办法。”
她走到后面的角门边停下来,忽然,黑暗中有人从墙头伸出个脑袋和明晃晃的刀,呵斥道:“鬼鬼祟祟,你干什么的?”
“前两年,吉安还有一家讼行敢帮忙找人,后来那间讼行里的讼师一夜之间都失踪了,再后来,吉安再没有讼师敢来了。”
这就是个普通的小城,和别处没有不同。
“桂王爷,整整四年了,衙门里报的失踪案堆积如山,可是他们却从来不查。甚至后来再有人去报,他们就将报官的人扣下来一顿板子,后来就算失踪,也没有人敢去报。”
如此,吵闹了六个晚上,第七天早上船靠岸。
乔一光点头。
孟郊应是,摸了一把胡子出来,“王爷,下官带了这个。”
门砰地一声关上,杜九言就听到门内传来说话声,“不是叫你不要开门吗,谁知道那买东西的是什么人。”
桂王道:“起来说话。”话落,他拿着地图看着,敲了敲怀王府,“先去探路。”
杜九言看着乔一光,“怎么满脑子都是玩,我们要办事的。”
赶车的车夫应是,一边冲着街上甩鞭子吆喝撵人,一边催着马,不一会儿马车就拐弯消失在街角。
杜九言拿出吉安的地图,看着乔一光和他的同伴,“你说说,城内的情况。”
杜九言不知道什么是银线,呵呵笑着,“我给我爹卖的,要不你自己来找找?”
“这种事我不在行,王爷,您来想。”杜九言道。
“这么晚了,什么地方开始做买卖?”杜九言将担子借放在一户粮油铺子门口,小跑着跟着马车,跑了两条街,就看到刚才过去的马车停在一栋小楼前面。
“是!”乔一光指着城中的位置,“这是怀王府,我没有进去过,但绕着王府走了一圈,里面很大,还有很多的守兵。”
“是,是!”乔一光给桂王磕头,“求王爷一定要为我们做主啊。”
“他不认识我,”跛子道:“我无所谓。”
天色渐渐暗下来,家家户户门口挂上了灯笼,杜九言站在街面啃着烧饼,打量着过往的行人。
杜九言没说话,半眯着眼睛昏昏欲睡,桂王看她睡着,往她身边挪了挪,高高架着长腿也睡着了。
“走!”杜九言招呼两个人,“有请孟都督!”
“因为有人看见过怀王府的守卫驾着马车出城丢弃尸体。所有吉安的百姓都知道,但是我们敢怒不敢言,只能将自己家的女儿藏在家里。”乔一光道。
跛子道:“有!”
杜九言冲他白了一眼。
跛子道:“我拿的。”
杜九言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抚道:“现在桂王爷在,他会给你做主的。”
桂王穿着半旧的褂子,弯着腰杜九言扶着,远远看着倒真像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杜九言道:“王爷,您当时要是这么扮刘县令,就不会那么快被人发现了。”
文牒上船前准备好的,因为京城的文牒太打眼,所以他们拿出来的都是山东的。
杜九言睁开眼看着跛子,“日落?”她一骨碌坐起来,就看到太阳像是一个荷包蛋,正贴在海面以上蓝天以下。
说着,将络腮胡子贴在脸上。
他以为他们至少要在浙江下船补给休息一番,可他们不但没有下船,连一点游玩闲逛的迹象都没有。
“行。”桂王拿出了面皮,是刘县令的,又看着孟郊,“他认识你,你去将脸改一改。”
进城很顺利。
下船靠岸,大家没有休息,一队人骑马赶路,五天后吉安城门遥遥在望。
“晚上咱们打马吊吧。”杜九言陶醉地看着日落的美景,桂王点头,“有马吊吗?”
“快点快点,”一辆马车从她面前路过,车里有人催促着,“一会儿迟到了,好货就被人买光了。”
桂王哼了一声,跑回去取了毯子裹着自己。
“为什么你有毯子?”桂王打了个哆嗦,“好冷!”
“我不知道。”乔一光道:“我观察了很久,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地方,但是你们相信我,我绝对没有说假话。”
“接下来怎么办?”孟郊问杜九言。
孟郊提着茶壶从床舱内出来,打眼就看到夹板上的画面,微微一怔。
收拾好,杜九言和桂王上了街。
“我迷路了,麻烦问一下巷怎么走?”
男子打量着他,指着另外一边,“往那边走。赶紧滚,再让我看到你转悠,不要怪我不客气。”说着人就消失在墙头。
“一个青楼这么厉害?”杜九言绕了一圈,又走到前面,蹲在黑暗处盯着大门。
整整半个时辰,停了五六辆车,从里面下来的人都是锦衣华服的男人,从下车到推开门进去,各个都是轻车熟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