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就在家里(二)(1/2)
第822章 就在家里(二)
“何事?”刘永利问道。
杜九言道:“那就是郑文银的夫人马氏,她十六那天上午回娘家又回到家里后,就失踪了。”
“回家了吗?”郑文海问道。
杜九言颔首,道:“回家了。她家的邻居,不但看到她,还与她在巷子里说了许久的话才散,看着她进得家门。”
郑文海就很奇怪,看向郑瑜,问道:“你母亲十六那天回家了,为何你说没有回去?”
“没有啊。”郑瑜一脸的奇怪,看着杜九言,道,“是我家邻居告诉您的吗,是什么时辰?”
杜九言看向刘永利,道:“劳驾大人再传证人。”
郑瑜家的邻居被带上公堂,刘永利问道:“十六那天的中午,你确实看到马氏,并和她聊天了?”
“是!”妇人回道,“她当时刚从城外的娘家回来。我问她回去怎么不多住一天,她说也没什么大事,就回家和嫂子商量一些事,商量好了就回来了。”
杜九言鼓掌,点头道:“这闲置数百年的升龙府衙,简直是藏龙卧虎啊!”
“马嫂子今年的心愿,就是再给瑜公子续弦,不然瑜公子成天在家里吃饭睡觉,也不出去做事与人走动,时间长了肯定不好。”妇人道。
杜九言道:“方才,我们假设了管凡是凶手后,假设了很多可能性,可是每一种可能性,都有它存在的不合理和矛盾点。”
“厉害,厉害极了!”
“郑主!”刘永利拍了桌子,道,“这是公堂,如有疑问,请稍后再问!”
“连伯,连伯您回答。”有人推着连伯。
郑瑜摇头,道:“我、我没听她们说过,我不知道。”
刘永利看了一眼桌案上的卷宗,道:“这一点,倒是和马氏的嫂子屈氏说的相同。”
“非也!”杜九言道,“我在为案件寻找真相。郑主的目的,只是想要给管凡定罪,还是想是找到真正的凶手绳之以法呢?”
“王妃,您这是将事情扯远了,偏袒管凡吧?”
“大人,请传郑家两个婆子来。”
郑文海盯着她。
“离的近就是有好处,想回去来回一刻钟就行了。”
她目光扫过所有人,又转向门口,看向门外的听众。
“什么叫她还在家里?”郑文海也不解。
杜九言打了个响指,道:“漂亮!”
杜九言指了指小捕快,道:“小伙子,很机敏啊。”
“那咱们继续。”杜九言道,“假设,如连奎说的,先害了郑文银,然后马氏发现了假的郑文银,而被对方一起灭口了。”
“瑜公子,你当时是不在家里吗,为什么没有看到你的母亲呢?”杜九言问道。
他一动,后面的人纷纷他一起鼓掌,衙门里外,掌声激烈如雷声鸣响,激动又热闹。
杜九言道:“在推理上,一旦出现不停为自己推论找理由和退路的时候,那么就表示,这个推论就可能存在漏洞和方向性错误。”
“啊?”有人不由自主呼了一声,又发觉失态,慌忙捂着嘴巴。
“给他们鼓掌!”杜九言转身对门外的百姓道。
两个婆子没有说话。
杜九言道:“郑主,案件还没落锤,您听完所有的辩讼,再提出质疑不迟。”
这一下,满场的捕快一个个瞪圆了眼睛,仔细听讼,等着下一次抢答的机会。
小捕快嘿嘿笑着,道:“那、那您能不能也培养我?”
连奎喜笑颜开。
大家听的都非常认真,跟着她一起思考,忽然她话锋一转,提高了声音,问道:“那么,马氏什么时候再出门的?”
“你母亲回家了!”杜九言看着他,道,“她不但回去了,而且,她现在还在家里!”
刘永利颔首。
“这么说来,你们三个人都认定了,你们夫人中午没有回家?”杜九言问郑瑜。
“如果先抓的马氏,以郑文银的性格,应该先去告诉家主,再去营救,而非傀儡一样,听从别人的威胁和指挥。”
郑瑜回道:“我父亲十五那天晚上还在家里住着的,十六一早出门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了。”
杜九言道:“可是,这又有个新的问题诞生了。
这哪敢随便乱说话。
“让他心甘情愿地取出军饷。”
大家一脸惊讶,拼命努力用尽智慧地跟上她的节奏,猜测她即将要说的话,以及现在表达的意思。
“后来她又告诉我,她前些日子听她娘家的嫂子说,有个姑娘很不错,她动了心思,想要去见见人,觉得好,就讨回来做瑜公子的续弦。”
“郑文银失踪,可以怀疑管凡因财起义,可是马氏失踪是因为什么呢?”杜九言问道,“谁知道?”
昏昏然看着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