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商周演义 > 第七十一回土行孙受激东进 闻太师起兵西伐

第七十一回土行孙受激东进 闻太师起兵西伐(1/2)

目录
好书推荐: 风铃怨系列一:怪校奇谈 重生之孤神传说 总裁爹地霸道宠 末世重生:女人,休想逃 林门娇 证道九霄 萌妻枕边宠:总裁,求个婚? 祸长安 福妻难求 大佬她好凶哦

第七十一回:土行孙受激东进闻太师起兵西伐

姜子牙应李靖的邀请,来平南王府做客,席间,李靖就向子牙说出所请。

“丞相,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金奴年纪大了,啊,男孩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岁,心绪难免不定当,即便是杀敌战场也会有顾虑,心留遗憾,啊,丞相,你是明白这道理的,我们作父母的也就是这点心愿,为儿女完成终身大事,丞相,如今我已历了不惑,又长年征战沙场,身体终会有不歹的时候,这是自然规律,非是我不想说好话,能为他说个媳妇,早点带过门,完成了做父母的一番心愿,我们的事儿也就罢了,当然,从此能使他安下心来,这是最好不过的,丞相,我一向不会说巧妙话,今和你说出许多,可见心诚,我若和金奴当面沟通,这话他还不一定听,听着也不顺通,所以,这个事情我就得求着你帮着说合,啊,丞相,你在他的心目中地位很重,说出的话他一定会听。”

一番奉承加上一番苦衷,不由子牙不点头赞同,他道:“好呀,孩子大了就该得谈婚论嫁,这是好事,但不知他可有了心仪的目标?有那家姑娘合适?我一定是尽力撮合,啊,你是如此精明,定然也已为他选好了。”

哈哈,哈哈。

两人一阵大笑,李靖决心把婵玉提出的话抛出来,无论成于不成,也要试上一试,即便姜子牙不高兴,也不会断然就打了他平南王的面子。

经过了深思熟虑,李靖就开了口,把那个女孩的名字说了出来。

“啊,姜丞相,这事婵玉提了头,牵了线,可是,真要是她,惊动就大了,得丞相你亲自出面才行。”

听李靖说了公主的名字,子牙的脸色果然暗了一些,指关节轻轻跳动了一下,定了心绪,他道:“如果李大公子能和小公主结合,那是好事,郎才女貌,美满姻缘呀,这个事我可以做主,帮助你说合,但是,这个事不是到田间拣青菜,好了便拣了,不好就不拣,必定要肯渠实了,才好拣的,当然,你定是没意见了,就不知你家大公子心中是怎想的,啊,这个主子可不能委屈呀。”

闻听子牙之语,李靖就说,“丞相的担忧也不无道理,但请你放心,这个事我能当他的家,金奴再有本事总是我的儿子,父母的话他能不听,啊,他不听我的话想干什么?如此好事,也不是去害他。”

随即,李靖令人将金奴请来,不一会,李大公子到,进了门拜见姜丞相和父亲李靖。

“父亲。你找我来何事?”

“儿呀,你来的正好,为你的婚姻大事,你蝉玉妹妹替你寻了一个好人儿,这可是我们寻也寻不得的好主子,也是我们得罪不得的门户,啊,你可要仔细了,动些心,今将姜丞相请来,就是请他老人家为你这事作伐,当然,丞相还要听听你的想法,我们可不能亏待了这个主子。”

父亲的话使金奴有了反感,她是谁?父亲居然如此口吻,我们李家得罪不得,凭什么?真要了她,今后我不是受了她的管制?

啊,啊。

金奴啊了两声,却也想不出辩驳,子牙就笑看着他。

“李公子,你父亲既然提了话头,我就想听下你的想法,这个主子,跟你实说了,你既要娶了她,行动就得小心,不能委屈了她,啊,我想听你说,今后准备怎么着待她?”

这是什么样的美人?真要我低三下四?啊,我要低三下四,早就表现出来,也不至于使婵玉妹妹对我失望,生了我的气,移了性情,低三下四的对一女流,我男子汉的威严何在?太下品了,对,不能下品,凭她是谁,就是公主,我也不能屈就。

想到这一会,李大公子把头儿一扭,对着李靖和子牙轻轻吐出三字:“我不娶。”

照顾到姜丞相的颜面,金奴又补充了两句话。

“父亲,我还小,待过两年再说吧。”

“我不娶。”

竟是当着姜子牙的面说出,李靖气急昏了头,也不辨儿子后面的话,挥手打向了金奴。

“这事你能当得了的家,你个浑小子,我,我,气死了,你翅膀硬了,竟是不听话,我打死你。”

“打死我也不娶”

大公子虽是低了头,话可没软,细究他这个话,脾气可就犟了,任谁也不好拉弯,子牙不想恼这年轻人,只是笑看李靖,似在说:啊,怎么样?你怎么说?你看该怎么办吧?

李靖家族长的脾气上来,骂也没有好话。

“你,你这夯货,恨死了我,真白养了你,”

子牙劝道:“孩子大了,都有自己的想法了,还是不要左右他,让他去吧。”

“哼,真是气死了我,孽子,你去,你去,再不要回来。”

金奴扭头出去,来到道场,正逢文殊道长讲解道德经:

“嗡,法界自有清静性,十方刹土布详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心正杂念自然无,是非来临平常心。”

各位徒众,今来为大家讲解道德真经,道德经云:尘世繁杂,道德为上,人人遵守,个个秉承,世间万象,因得相济,吾辈习德,须从小做起,从头做起,唯有贤德高尚,才能彻服对手,习尚道德,勤勉为之,懒散之心,不可滋生,不德之事,不可仿效,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心系道德,立身之本。

……

听到这里,金奴忽是心如明镜,竟是想明白了一些事理,不顾一班随行阻拦,直奔后台,拜在文殊道长膝下为徒,随他学习道德。

李靖闻知,又是一怒,至夜不能歇,告诉殷氏。

“唉,他太不听话了,我们只当不曾有他,他也太不随人意了。”

殷氏叹道:“这孩子,放着这么好的主子不要,他还要娶一个什么样的人儿?唉,难道他想做圣人不成?”

“随他去了,看他有何出息?”

夫妻俩哀叹,一宿没有休息好,闻知金奴拜师,也不去过问,也不去张罗,竟是听任他去了。

各位,金奴拜在文殊尊者门下,这也就是后世所说的金吒,《西游记》一书所说他为如来座前徒众,这是岔了,误把如来的道德无限拔升,置于文殊等一干道德先师之上,把准提接引论道胜群尊者的场面无限扩大,无限升华了如来的道德。

凡事都如此,只要对手稍强一些,能力也就会被无限夸张扩大,准提接引论道为武王欣赏,也就在道德上把包括文殊道长在内的西岐一干国师压制。

且说金奴拜在文殊菩萨门下,华姑闻听,惋惜之余也有心得,于闲聊之余就央求婵玉为二郎牵线。

婵玉应允后,华姑就对二郎说:“儿呀,这样的好姑娘,他家金奴不娶,我们何不求丞相作伐,为你说上这一门亲?”

见母亲不能理解自己的心态,二郎也就扭头吐出个“不”字。

“母亲,男子汉大丈夫,立身在战场,功未成,名未就,业未竟,何以家为?啊,母亲,我现在还不想提,这个事留着以后再说吧。”

“你,你,要杨家断了后吗?啊,你这不孝子。”

“母亲,你不要这样,你听我说。”

华姑眼泪哗哗流下,二郎看到慌了,忙来把母亲安慰,华姑摇头,“二郎,你要不娶,这是不孝,对不起你父亲的在天之灵。”

二郎为难了,他一个人走到外面,正逢玉鼎真人讲解玄妙经:

“朗朗乾坤,茫茫宇宙,谁启以光明?三界煎熬,众生作苦,怎能得安宁。成吾玄妙,洒泪苍穹,才知身归处。大千世界,万般变化,玄妙处处现。”

各位,玄妙无所不存,神秘莫测,它细微深远,连绵不绝,冠盖乎九霄,笼罩乎八隅。光乎日月,悖乎里驰。金石不能比其刚,湛露不能等其柔。方而不矩,圆而不规。来焉莫见,往焉莫追。

玄妙之能,神秘莫测,无所不在,能使天以之高,地以之卑,云以之行,雨以之施,玄妙之深,深远微妙,来去无踪,可诞生元一之气,化天地之两仪,吐纳众形之始,鼓冶亿类万物。

……

二郎听得玄妙如此高深,径来求玉鼎收为弟子,专心学习玄妙,各位,后世传言杨戬有‘八九玄功’,也正是源与此。

华姑听说杨戬投玉鼎门下,却也心疼,但是也没有办法。他日,与殷氏,蝉玉一起来听尊者讲解道德,两位长者就在道场边拉咕了。

“现在的孩子,不知怎么想的,就一点不能体谅长者的心?”

“是呀,他们都想做圣人不成?圣人又岂是人人都能作的。”

蝉玉在旁听着了,心中暗暗流泪,啊,他们这都是在欺负我吧?罢了,这里不是我所能待的,我还是回三山关吧,所谓眼不见,心不烦。

恰在这时,三山关邓秀又送来消息,言东伯侯大军已调整好了,正向陈塘关来,是否派兵阻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